
0人評分過此書
我們未能改變黑心食品的利益結構之前,
不妨先從個人的飲食習慣做起,強化自己的基本生活常識”-焦桐
食安問題,部分也起於我們不懂吃。
我們不懂如何欣賞食物真味、如何為身體揀選最自然的養分。
飲食教育,才是同時滋養身心的堅實力量。
★ 華文世界唯一的飲食文學集結。
★ 二魚文化自2007年起出版《飲食文選》,編選當年度出版華文飲食散文,將散載各刊的獨立作品,匯聚成一部時代的經典。《飲食文選》不僅規模宏偉且具有國際視野,多年來二魚團隊努力不懈的收集、遴選、聯繫、整合,其目的就是要開創人文工程新頁,並為時代留下紀錄。
★ 今年首度收錄「詩」與「小說」類別,更豐富、完整了飲食文選的內容。
★ 2015年3月13日於齊東詩舍舉辦新書發表茶會
飲食書寫不僅僅是寫食物的味道。從食物滋味、各種不同的用餐情境地點,我們去感受、去回憶、去想像。我們從中看見自然,看見歷史及社會脈動。飲食書寫從不只為記食,而應是文字與世界最有滋味的共舞。今年最精采的飲食書寫,華文圈唯一選集,讓你重新認識飲食文學。
飲食文學已蔚為臺灣文學的主流類型之一。
《2014飲食文選》彙集2014年於臺灣報章雜誌發表,共41位作者,43篇關於飲食文化之優質文學作品,從「故事」、「農漁牧」、「市場」、「產業」、「廚房」、「食品安全」、「水果」、「飲料」、「品味」、「回味」等十個面向,呈現生活的、情感的、味蕾的、歷史的、記憶的、批判的飲食思考與書寫。
年度飲食文選邁入第八年,今年首度收錄「詩」與「小說」類別,更豐富、完整了飲食文選的內容。二魚文化於2003年開創飲食文學新頁,首度編選《臺灣飲食文選》,為推動飲食文學書寫不遺餘力。2007年後改名為臺灣年度《飲食文選》,正式開啟年度編選計劃。不僅規模宏偉且具有國際視野,十多年來努力不懈的收集、遴選、聯繫、整合,其目的就是要開創人文工程新頁,並為時代留下紀錄。
不妨先從個人的飲食習慣做起,強化自己的基本生活常識”-焦桐
食安問題,部分也起於我們不懂吃。
我們不懂如何欣賞食物真味、如何為身體揀選最自然的養分。
飲食教育,才是同時滋養身心的堅實力量。
★ 華文世界唯一的飲食文學集結。
★ 二魚文化自2007年起出版《飲食文選》,編選當年度出版華文飲食散文,將散載各刊的獨立作品,匯聚成一部時代的經典。《飲食文選》不僅規模宏偉且具有國際視野,多年來二魚團隊努力不懈的收集、遴選、聯繫、整合,其目的就是要開創人文工程新頁,並為時代留下紀錄。
★ 今年首度收錄「詩」與「小說」類別,更豐富、完整了飲食文選的內容。
★ 2015年3月13日於齊東詩舍舉辦新書發表茶會
飲食書寫不僅僅是寫食物的味道。從食物滋味、各種不同的用餐情境地點,我們去感受、去回憶、去想像。我們從中看見自然,看見歷史及社會脈動。飲食書寫從不只為記食,而應是文字與世界最有滋味的共舞。今年最精采的飲食書寫,華文圈唯一選集,讓你重新認識飲食文學。
飲食文學已蔚為臺灣文學的主流類型之一。
《2014飲食文選》彙集2014年於臺灣報章雜誌發表,共41位作者,43篇關於飲食文化之優質文學作品,從「故事」、「農漁牧」、「市場」、「產業」、「廚房」、「食品安全」、「水果」、「飲料」、「品味」、「回味」等十個面向,呈現生活的、情感的、味蕾的、歷史的、記憶的、批判的飲食思考與書寫。
年度飲食文選邁入第八年,今年首度收錄「詩」與「小說」類別,更豐富、完整了飲食文選的內容。二魚文化於2003年開創飲食文學新頁,首度編選《臺灣飲食文選》,為推動飲食文學書寫不遺餘力。2007年後改名為臺灣年度《飲食文選》,正式開啟年度編選計劃。不僅規模宏偉且具有國際視野,十多年來努力不懈的收集、遴選、聯繫、整合,其目的就是要開創人文工程新頁,並為時代留下紀錄。
- 編選序/焦桐
-
故事
-
一口咬下春天/韓良憶
-
臺灣茶與兩個名字的故事/劉麗玲
-
蔣公家鄉菜與嘉義行館/李昂
-
-
農漁牧
-
黑豆/徐仲
-
走訪鹹水稻的家園/劉克襄
-
哪裡來的白酒或陳釀?/劉還月
-
-
市場
-
一顆10元,看看喔/吳柳蓓
-
臺中舊城好食光/蘇俐穎
-
賣酪梨/向蒔
-
跟著夜市流動/賴鈺婷
-
黃昏市場的表情/黃志聰
-
-
產業
-
久違了,草蝦的滋味!/趙敏夙
-
「採」檳榔/鄭麗卿
-
刨冰港灣/黃信恩
-
-
廚房
-
年糕/陳雨航
-
說筍二帖/宇文正
-
-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需政治期待? 百姓只好靠政治吃飯嗎?/吳家誠
-
缺乏維生素D,大腦易受損/潘懷宗
-
美食王國的末日危機/韓良露
-
杜絕毒豬油,從「源頭管理」做起/吳家誠
-
-
水果
-
榴槤/焦桐
-
人妻初體驗:水果滋味/朱國珍
-
-
飲料
-
埔里紹興酒/焦桐
-
「甘口.辛口」 清酒知多少/黃瑜美
-
每天喝瑪黛茶/周育如
-
-
品味
-
兒子的菠蘿麵包/陳重仁
-
昆蟲盛宴/袁紹珊
-
印度菜的生態觀/陳楊文
-
夢幻馬卡龍/李宗芳
-
河豚與鰻魚/曾郁雯
-
-
回味
-
童年廚事/顏艾琳
-
粽子與夏/鍾怡雯
-
粽子的滋味/李敏勇
-
母親牌便當/林育靖
-
排骨糙米粥/田威寧
-
涼麵時代/呂政達
-
別食/方秋停
-
-
詩‧小說
-
蛋與乳與日子/吳岱穎
-
惠中寺蔬食記/嚴忠政
-
我吃了一碗女泡麵/陳克華
-
最後的晚餐/鯨向海
-
初秋早餐/琹川
-
蚵仔麵線/鄭清文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