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千古奇書《黃帝內經》養生使用智慧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EBK102000053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總論養生之本——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
    • 治病必求於本
  • 第一章 順時養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 春季養生
      • •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 •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
      •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 •春傷于風,夏生飧泄
      • •春氣者病在頭
      • •肝者,通於春氣
    • 夏季養生
      •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 •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
      • •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
      • •逆之則傷心,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 •夏氣者病在髒
      • •心者,通于夏氣
    • 秋季養生
      •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 •使志安寧,以緩秋刑
      • •收斂神氣,使秋氣平
      • •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 •秋氣者病在肩背
      • •肺者,通於秋氣
    • 冬季養生
      •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
      •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 •冬氣者病在四肢
      • •腎者,通於冬氣
  • 第二章 飲食養生——不必求參湯,食物是仙方
    •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 火生苦,苦生心
    • 木生酸,酸生肝
    • 土生甘,甘生脾
    • 金生辛,辛生肺
    • 水生鹹,鹹生腎
    •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
    •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
    •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 多食酸,則肉胝月而唇揭
    •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
    • 膏梁之變,足生大丁
    • 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 第三章 臟腑養生——保衛身體的“王國”,從現在做起
      •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 •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
      •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
      • •心者,其華在面
      • •心惡熱
      • •五臟在液:心為汗
      • •心藏神
      • •心主身之血脈
      • •舌者,心之官也
      •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
      •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
      • •肝者,其華在爪
      • •肝惡風
      • •五臟化液:肝為淚
      • •肝藏魂
      • •肝主身之筋膜
      • •目者,肝之官也
      •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 •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
      • •脾惡濕
      • •五臟化液:脾為涎
      • •脾藏意
      • •脾主身之肌肉
      • •口唇者,脾之官也
      •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 •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
      • •肺者,其華在毛
      • •肺惡寒
      • •五臟在液:肺為涕
      • •肺藏魄
      • •肺主身之皮毛
      • •鼻者,肺之官也
      •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 •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
      •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
      • •腎者,其華在發
      • •腎惡燥
      • •五臟化液:腎為唾
      • •腎藏志
      • •腎主身之骨髓
      • •耳者,腎之官也
    • 六腑
      •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 •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
      • •胃者,水穀之海
      •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 第四章 經絡養生——經絡是養生的捷徑
    • 經脈者,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 肺手太陰之脈
    • 大腸手陽明之脈
    • 胃足陽明之脈
    • 脾足太陰之脈
    • 心手少陰之脈
    • 小腸手太陽之脈
    • 膀胱足太陽之脈
    • 腎足少陰之脈
    •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
    • 三焦手少陽之脈
    • 膽足少陽之脈
    • 肝足厥陰之脈
  • 第五章 情志養生——你的情志決定你的健康
    •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 百病生於氣
    • 怒傷肝,悲勝怒
    • 喜傷心,恐勝喜
    • 思傷脾,怒勝思
    • 憂傷肺,喜勝憂
    • 恐傷腎,思勝恐
    •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 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 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
  • 第六章 起居養生——起居有常,勝服補藥
    •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 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 風者,百病之始也
    • 久視傷血
    • 久臥傷氣
    • 久坐傷肉
    • 久立傷骨
    • 久行傷筋
    • 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
    • 人臥血歸於肝
    • 胃不和則臥不安
  • 第七章醫藥養生——不治已病治未病
    •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 精者,身之本也
    •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
    • 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