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解讀:黃帝內經古老的現代養生智慧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EBK1020001080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COVER
    • 第一章 流傳千年的養生大道——走進《黃帝內經》的奇妙世界
      • 黃帝與《黃帝內經》
      • 《黃帝內經》對生命起源的認識
      • 《黃帝內經》與中國傳統文化
      • 《黃帝內經》,美麗人生
      • 《黃帝內經》的流傳歷程
    • 第二章 不治已病治未病——《黃帝內經》的養生總原則
      •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 不治已病治未病
      • 人體三寶:精、氣、神
      • 以靜養生,兼顧以動
      •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 第三章 因天之序,順時養生——養生要順應大自然的變化
      • 按照春夏秋冬的規律來調養身體
      • 順時養生的總原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 春起生機,春天養生
      • 夏為蕃秀,夏天養長
      • 秋熟萬物,秋天養收
      • 冬主閉藏,冬天養藏
      • 一月怎麼養生:依月調攝法
      • 一天怎麼養生:十二時辰養生法
    • 第四章 形神合一,情志養生——養生先養神
      • 《黃帝內經》如何論情志
      • 防止“五勞”和“七傷”
      • 情志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 注重養德,大德必得其壽
      • 勤動腦、體,不動心
      • 形神合一,身心並治
      • 要學會釋放和轉移,無累病常輕
      • 養生要保持精神的樂觀
    • 第五章 藥補不如食補,飲食養生——安身之本在於食
      • 《黃帝內經》與我國飲食文化
      • 飲食養生的意義:安身之本在於食
      • 飲食不當,會致病減壽
      •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 不時不食,按照不同的季節進補
      • 飲食養生的禁忌
    • 第六章 呵護生命之樹,經絡養生——我們體內的奇經八脈
      • 神秘的人體經絡
      • 千古之謎——經絡是否存在?
      • 何謂奇經八脈
      • 經絡養生的十二個小秘密
      • 一些簡單實用的經絡養生法
      • 洗腳的養生之道
    • 第七章 護五臟,通六腑,臟腑養生——保衛我們的“王國”
      • 人的身體就是一個王國
      •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 肝者,將軍之官,謀略出焉
      • 肺者,相輔之官,治節出焉
      •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 六腑的奧秘
    • 第八章 古為今用,對症下藥——《黃帝內經》如何對治“亞健康”和“現代病”
      • 你在遭受亞健康的困擾嗎?
      • 如何根治“抑鬱症”
      • 現代人愛上火,怎麼辦?
      • 《黃帝內經》教你擺脫失眠
      • 《黃帝內經》教你健康減肥
      • 七損八益:《黃帝內經》與性愛養生
      • 高血壓病的預防和控制
    • 第九章 養生先養心——休閒與養生
      • 茶為萬病之藥——茶道與養生
      • 書法家為何多長壽——書法與養生
      • 善弈棋者長壽也——棋道與養生
      • 繪畫也致壽百齡——繪畫與養生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旅遊與養生
      • 音可傳情,曲能達意——音樂與養生
      • 動靜結合,天人合一——垂釣與養生
      • 水是最好的藥——洗浴與養生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