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三卷):聖道與詩心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4036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王船山是中國文化史上罕見的
集大思想家與大詩學家於一身的人物
其著作為吾人呈現了
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之間一座「天橋」

  王船山(1619-1692)是古代中國罕見的集大思想家與大詩學家於一身的人物,《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 第三卷:聖道與詩心》主要透過此一個案,探討宋明理學和詩學之互涉關聯。在此,傳統詩學的許多重要觀念──如情調訢合和暢卻不乏浩渺之志,如情景交融,如詩意的引曳騫飛和文字中的墨氣,如興觀群怨,如強調當下即目又追求象外、清空,如詩的聲情之美──一一皆成為思想的「轉喻」。蕭馳認為船山詩學既與玄學詩學又與佛學詩學態度判然,從另一種意義上,卻不妨看做二者的某種合題,不啻為中國古典詩學諸思潮的彙流。并值得吾人據以反思有關抒情傳統的論述。
  • 代序:重現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間那座天橋
  • 第一章 宋明儒的內聖境界與船山詩學理想:兼論詩美形態與生命情調
    • 引言
    • 一、宋明儒之內聖學與詩意生命體驗
    • 二、船山學的內聖世界
    • 三、以內聖學為尺度的船山詩學
    • 結論
  • 第二章 船山詩學中「現量」義涵的再探討:兼論傳統「情景交融」與相關系統思想
    • 引言
    • 一、「現量」之三層義涵與船山詩學
    • 二、船山以「現量」論詩之立論基礎
    • 三、「現量」與繼善成性
    • 結論
  • 第三章 船山天人之學在詩學中之展開:兼論「情景交融」與儒家生命智慧
    • 引言
    • 一、天人性命授受於往來之際
    • 二、情景交融與天德流行之境
    • 三、詩在天地妙流不息之中
    • 四、詩與宇宙:兩個話語世界的對應
    • 五、結論:詩人參贊天地化育
  • 第四章 船山以「勢」論詩和中國詩歌藝術本質:兼論抒情藝術與無定體宇宙觀
    • 引言
    • 一、船山易學與史學中的「勢」
    • 二、「勢」與詩的時間面向
    • 三、「勢」與詩的空間面向
    • 四、結論:中國抒情藝術本質:鏡乎?龍乎?
  • 第五章 船山對儒家詩學「興觀群怨」概念之再詮釋:兼論抒情傳統本體意識與人類存有
    • 引言
    • 一、由儒家詩教中的「興觀群怨」本義對照船山詮釋的歧義
    • 二、「遊於四情之中」:生命體驗之間的縱、橫聯繫
    • 三、船山對抒情傳統本體意識的修正
    • 結論
  • 第六章 詩樂關係論與船山詩學架構:兼論傳統詩學與中國思想中超形上
    • 引言
    • 一、以樂論詩和宋明精神文化的變遷
    • 二、「詩者,幽明之際者也」:船山論藝之「超形上學」
    • 三、船山論詩之「聲情說」
    • 四、結論
  • 本卷結論
  • 後記
  • 徵引書目
    • 中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