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609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作者從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析論中國詩學的精神方向,著重「情景交融」的理論探源、理論基礎,並兼論王夫之的詩學體系。

中國文學傳統,以抒情詩為勝場,對於抒情詩的體式、美學分析,與由之而來的對抒情傳統之批評與討論甚多;尤其情與景的關係,向為中國詩歌理論裏的關鍵問題,宋以後的詩評家常強調「情景交融」的重要性。事實上,漢魏六朝的學者早已在「比興」和「物色」問題上討論到情與景的密切關係。本書從歷史的角度,追溯比興、物色、情景交融一線相承的發展脈絡,為中國詩論中的情景理論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圖像,不僅著重情景問題的理論分析,更有助於深入了解其理論意義。
  • 「學術研究叢刊」出版緣起
  • 2022年重刊本序
  • 自序
  • 第一章 「情景交融」理論探源
    • 第一節 「情景交融」理論的歷史起點
    • 第二節 「抒情自我」的發現與情景要素的確立
    • 第三節 「情景交融」的美學論題
    • 附錄 「溫柔敦厚」釋義
  • 第二章 「情景交融」的理論基礎(上):「比」、「興」
    • 第一節 「比興」與兩漢詩學:美刺諷諭說
    • 第二節 「比興」意義的轉變及其美學旨趣
    • 第三節 「比興」意義的糾結釋例
  • 第三章 「情景交融」的理論基礎(下):「物色」與「形似」
    • 第一節 「物色」觀念的提出及其理論意義
    • 第二節 「形似」觀念的發展與演變
    • 第三節 「物色」與「形似」的美學旨趣
  • 第四章 王夫之詩學體系析論
    • 第一節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與《詩廣傳》的定位——兼論王夫之晚年的心境
    • 第二節 《詩廣傳》的導情說及其與亞理斯多德「淨化」說的比較
    • 第三節 《薑齋詩話》與「情景交融」的理論架構
  • 第五章 結論
    • 第一節 總結本書的題旨與研究方式
    • 第二節 以往研究成果的檢討
  • 引用書目舉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