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教育哲學導論〈人文民主與教育〉
- 再版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由哲學到教育哲學
-
一 古今哲學的演變
-
二 哲學是什麼
-
三 哲學的幾個面向
-
四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
五 哲學的方法
-
-
第二節 教育的基本原理與實際問題
-
一 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
-
二 哲學在教育實務上的應用
-
-
附註
-
-
第二章 人論與教育
-
第一節 人是什麼
-
第二節 心智的活動
-
一 認知
-
二 思維
-
三 想像
-
四 語言
-
五 創造
-
六 審美
-
七 道德
-
八 直觀
-
-
第三節 情意的活動
-
一 情感與意志
-
二 模仿
-
三 習慣
-
四 覺醒
-
-
第四節 人性的實現與教育
-
一 心靈的作用
-
二 柏拉圖
-
三 弗洛伊德
-
四 中庸
-
五 孔子
-
六 孟子
-
七 荀子
-
八 佛法
-
-
附注
-
-
第三章 人生論與教育
-
第一節 為什麼要研究人生
-
第二節 人生的關係網絡
-
一 人生的各種關聯
-
二 綠起法
-
-
第三節 人生的命定與自由
-
一 存在先於本質
-
二 自由、焦慮與可能性
-
-
第四節 人生的苦樂與解脫
-
一 存在哲學
-
二 佛法
-
第五節 人生的意義與教育
-
-
附註
-
-
第四章 知識論與教育
-
第一節 為什麼要研究知識論
-
第二節 知識是如何產生的
-
一 理性主義
-
二 經驗主義
-
三 康德的批判論
-
-
第三節 論知識與智慧
-
一 感官之知
-
二 理性之知
-
三 佛教的認識論與智慧之學
-
-
第四節 知識教育的原理
-
附註
-
-
第五章 道德論與教育
-
第一節 倫理、道德、道德哲學
-
一 倫理與倫理學
-
二 三種道德研究
-
三 倫理與道德
-
-
第二節 道德質素析論
-
一 道德質素的分析
-
二 道德質素綜納
-
-
第三節 道德演進與社會
-
一 道德的形成
-
二 習俗、法律與道德發展
-
-
第四節 道德的普遍性與道德判斷
-
一 倫理相對主義
-
二 倫理客觀主義
-
三 道德實踐的智慧
-
-
第五節 道德教育
-
一 道德教育的困境
-
二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
三 道德教育成功的要素
-
-
附註
-
-
第六章 美學與教育
-
第一節 美的定義
-
一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
二 聖多瑪斯
-
三 康德
-
四 綜納
-
-
第二節 美感經驗的原型
-
一 美感的共同質素
-
二 美感原型分析
-
-
第三節 經驗之美與理型之美
-
一 柏拉圖論三種美的形式
-
二 理型之美
-
三 如來之美
-
-
第四節 模仿與淨化
-
一 唯美與道德
-
二 亞里斯多德論模仿
-
三 模仿與創造
-
四 淨化論
-
-
第五節 藝術創作的層次
-
一 兩類藝術作品
-
二 藝術創作的理想
-
三 創作歷程分析
-
-
第六節 美感教育
-
一 美與人生的關係
-
二 美感教育的規畫
-
-
附註
-
-
第七章 宗教與教育
-
第一節 宗教的本質
-
一 世間與出世間
-
二 自力與他力
-
-
第二節 宗教的功用
-
一 對個人而言
-
二 對社會而言
-
三 人間淨土
-
-
第三節 世俗教育與宗教教育
-
一 信解行證
-
二 世俗學問與宗教真理
-
三 學校教育的困境
-
-
第四節 宗教在教育上的應用
-
一 建立完整而正確的教育哲學
-
二 樹立良師典範
-
三 宗風與學風
-
四 道德教育
-
五 淨化的人生觀
-
六 學校教育的做法
-
-
-
第八章 教育的歷程
-
第一節 變易與法則
-
一 教育歷程的時間性
-
二 教育歷程的法則
-
-
第二節 教育的本質
-
一 教育述句的檢證
-
二 「教育是教師意志的貫徹」?
-
三 「教育是一份謀生的工作」?
-
四 「教育是範型」?
-
-
第三節 教育的目標
-
一 為什麼要接受教育?
-
二 理想的職業
-
三 關心社會及文化
-
四 有品質及尊嚴的生活
-
五 思維、表達及現代生活科技
-
六 友誼、愛情及家庭生活
-
七 現代國民的責任
-
八 道德生活
-
九 綜納
-
-
第四節 教育的內容
-
一 教育目標的重要性
-
二 課程
-
三 知識與智慧
-
四 大智慧
-
五 綜納
-
-
第五節 教育的方法
-
一 善法與不善法
-
二 教學的智慧
-
三 成為一個真正的專家
-
四 教育的時間與地點
-
-
附註
-
-
第九章 人文、民主與教育
-
第一節 人文教育的目標
-
一 天人合一
-
二 人的存在就是目的
-
三 真正的尊嚴
-
四 教育的主要任務
-
五 實現本有的自性
-
-
第二節 西方人文理念
-
一 古代希臘雅典
-
二 文藝復興
-
三 二十世紀的人文思想
-
-
第三節 東方的人文思想(一)
-
一 周易
-
-
第四節 東方的人文思想(二)
-
二 孔子
-
三 孟子
-
四 老子
-
五 莊子
-
六 佛教
-
-
第五節 民主教育的人文基礎
-
一 民主的本質
-
二 民主教育的特質
-
三 民主教育的人文真諦
-
-
- 附註
- 參考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