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教育哲學導論〈人文民主與教育〉

出版日期
20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702212X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再版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由哲學到教育哲學
      • 一 古今哲學的演變
      • 二 哲學是什麼
      • 三 哲學的幾個面向
      • 四 哲學與教育的關係
      • 五 哲學的方法
    • 第二節 教育的基本原理與實際問題
      • 一 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
      • 二 哲學在教育實務上的應用
    • 附註
  • 第二章 人論與教育
    • 第一節 人是什麼
    • 第二節 心智的活動
      • 一 認知
      • 二 思維
      • 三 想像
      • 四 語言
      • 五 創造
      • 六 審美
      • 七 道德
      • 八 直觀
    • 第三節 情意的活動
      • 一 情感與意志
      • 二 模仿
      • 三 習慣
      • 四 覺醒
    • 第四節 人性的實現與教育
      • 一 心靈的作用
      • 二 柏拉圖
      • 三 弗洛伊德
      • 四 中庸
      • 五 孔子
      • 六 孟子
      • 七 荀子
      • 八 佛法
    • 附注
  • 第三章 人生論與教育
    • 第一節 為什麼要研究人生
    • 第二節 人生的關係網絡
      • 一 人生的各種關聯
      • 二 綠起法
    • 第三節 人生的命定與自由
      • 一 存在先於本質
      • 二 自由、焦慮與可能性
    • 第四節 人生的苦樂與解脫
      • 一 存在哲學
      • 二 佛法
      • 第五節 人生的意義與教育
    • 附註
  • 第四章 知識論與教育
    • 第一節 為什麼要研究知識論
    • 第二節 知識是如何產生的
      • 一 理性主義
      • 二 經驗主義
      • 三 康德的批判論
    • 第三節 論知識與智慧
      • 一 感官之知
      • 二 理性之知
      • 三 佛教的認識論與智慧之學
    • 第四節 知識教育的原理
    • 附註
  • 第五章 道德論與教育
    • 第一節 倫理、道德、道德哲學
      • 一 倫理與倫理學
      • 二 三種道德研究
      • 三 倫理與道德
    • 第二節 道德質素析論
      • 一 道德質素的分析
      • 二 道德質素綜納
    • 第三節 道德演進與社會
      • 一 道德的形成
      • 二 習俗、法律與道德發展
    • 第四節 道德的普遍性與道德判斷
      • 一 倫理相對主義
      • 二 倫理客觀主義
      • 三 道德實踐的智慧
    • 第五節 道德教育
      • 一 道德教育的困境
      • 二 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 三 道德教育成功的要素
    • 附註
  • 第六章 美學與教育
    • 第一節 美的定義
      • 一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 二 聖多瑪斯
      • 三 康德
      • 四 綜納
    • 第二節 美感經驗的原型
      • 一 美感的共同質素
      • 二 美感原型分析
    • 第三節 經驗之美與理型之美
      • 一 柏拉圖論三種美的形式
      • 二 理型之美
      • 三 如來之美
    • 第四節 模仿與淨化
      • 一 唯美與道德
      • 二 亞里斯多德論模仿
      • 三 模仿與創造
      • 四 淨化論
    • 第五節 藝術創作的層次
      • 一 兩類藝術作品
      • 二 藝術創作的理想
      • 三 創作歷程分析
    • 第六節 美感教育
      • 一 美與人生的關係
      • 二 美感教育的規畫
    • 附註
  • 第七章 宗教與教育
    • 第一節 宗教的本質
      • 一 世間與出世間
      • 二 自力與他力
    • 第二節 宗教的功用
      • 一 對個人而言
      • 二 對社會而言
      • 三 人間淨土
    • 第三節 世俗教育與宗教教育
      • 一 信解行證
      • 二 世俗學問與宗教真理
      • 三 學校教育的困境
    • 第四節 宗教在教育上的應用
      • 一 建立完整而正確的教育哲學
      • 二 樹立良師典範
      • 三 宗風與學風
      • 四 道德教育
      • 五 淨化的人生觀
      • 六 學校教育的做法
  • 第八章 教育的歷程
    • 第一節 變易與法則
      • 一 教育歷程的時間性
      • 二 教育歷程的法則
    • 第二節 教育的本質
      • 一 教育述句的檢證
      • 二 「教育是教師意志的貫徹」?
      • 三 「教育是一份謀生的工作」?
      • 四 「教育是範型」?
    • 第三節 教育的目標
      • 一 為什麼要接受教育?
      • 二 理想的職業
      • 三 關心社會及文化
      • 四 有品質及尊嚴的生活
      • 五 思維、表達及現代生活科技
      • 六 友誼、愛情及家庭生活
      • 七 現代國民的責任
      • 八 道德生活
      • 九 綜納
    • 第四節 教育的內容
      • 一 教育目標的重要性
      • 二 課程
      • 三 知識與智慧
      • 四 大智慧
      • 五 綜納
    • 第五節 教育的方法
      • 一 善法與不善法
      • 二 教學的智慧
      • 三 成為一個真正的專家
      • 四 教育的時間與地點
    • 附註
  • 第九章 人文、民主與教育
    • 第一節 人文教育的目標
      • 一 天人合一
      • 二 人的存在就是目的
      • 三 真正的尊嚴
      • 四 教育的主要任務
      • 五 實現本有的自性
    • 第二節 西方人文理念
      • 一 古代希臘雅典
      • 二 文藝復興
      • 三 二十世紀的人文思想
    • 第三節 東方的人文思想(一)
      • 一 周易
    • 第四節 東方的人文思想(二)
      • 二 孔子
      • 三 孟子
      • 四 老子
      • 五 莊子
      • 六 佛教
    • 第五節 民主教育的人文基礎
      • 一 民主的本質
      • 二 民主教育的特質
      • 三 民主教育的人文真諦
  • 附註
  • 參考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