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海峽兩岸閩南語歌仔冊的語文發展

出版日期
2025/03/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962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主要從「歷史視域」與「兩岸視域」的角度探討歌仔冊的語文問題。「歷史視域」指的是透過歷時的視角,觀察清朝、日治時期至戰後歌仔冊文獻所呈現的各種變遷與現象;「兩岸視域」則採取共時的視角,對比中國大陸的廈門與上海,以及臺灣的臺北、新竹、臺中、嘉義、臺南等地的歌仔冊,分析其異同之處。 在研究方法上,本書嘗試運用「共時—歷時—地域—結構」的理論框架,作為論述語文演變的基礎。具體而言,將從漢字書寫、語法功能、押韻形式及詞彙選用等層面,綜合觀察歌仔冊文獻,以釐清哪些元素屬於歷史傳承、哪些則為局部創新,並進一步歸納其演變規律或類型。最後,將參考語文形式的發展及出版的相關情況,重新界定歌仔冊語文發展的分期。
  • 推薦序一:另一塊豐碑/姚榮松
  • 推薦序二:唸歌中的語文世界/楊秀芳
  • 圖表目次
  • 第一章 導言
    • 一、觀念的釐清
    • 二、詞彙層次
    • 三、特殊詞彙
    • 四、詞彙分工與互競
    • 五、關於押韻
  • 第二章 海峽兩岸歌仔冊版本的演化
    • 一、從字體、印版、裝幀方法和用字看版本的演化
    • 二、從內容發展和詞彙選用看版本的演化
    • 三、結語
  • 第三章 海峽兩岸歌仔冊的詞彙比較
    • 一、詞彙選用的改變
    • 二、多功能詞運用的變化
    • 三、結語
  • 第四章 日治和戰後歌仔冊的詞彙比較
    • 一、日治和戰後:詞彙內容和形式比較
    • 二、戰後竹林書局前後期:詞彙內容和形式比較
    • 三、結語
  • 第五章 海峽兩岸歌仔冊的漢字比較
    • 一、漢字形體的改變
    • 二、漢字類型的變化
    • 三、結語
  • 第六章 歌仔冊的多義詞:以「落」為例
    • 一、「落」在傳統字辭典中的釋義
    • 二、從概念結構看「落」
    • 三、從句法結構看「落」和其他語詞的互動
    • 四、結語
  • 第七章 歌仔冊的漢字書寫
    • 一、漢字形音義的關係:一致性
    • 二、漢字形音義的關係:連貫性
    • 三、結語
  • 第八章 結論
    • 一、歷史傳承與局部創新
    • 二、規律性與普遍性
    • 三、材料的複雜性和多元性
    • 四、關於本土化
    • 五、未來的展望
  • 論文出處
  • 後記
  • 引用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