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吸咖啡研究室:認識器材、安全操作、調整風味、剖析變因,最淺顯易學的虹吸咖啡沖煮指南
從入門到調配自己的風味,你的第一本虹吸咖啡全方位專書!
用虹吸壺煮出專屬於你的第四波精品咖啡!
為什麼下壺的水上不去?
十字、8字和繞圈三種攪拌法,什麼時候該用哪一種?
先投粉和後投粉的差別在哪裡?
濾布清潔這麼麻煩,為什麼大家還是使用濾布?
有小山丘的虹吸咖啡真的比較好喝嗎?
據傳,源於二十世紀初的虹吸式咖啡是萃取咖啡最完美的方式,不光是煮出來的咖啡香氣十足,沖煮時的儀式感尤其迷人。然而,虹吸咖啡經常只是咖啡專書裡的其中一章,儘管YouTube不乏國外的虹吸咖啡沖煮教學影片,卻很可能讓人更加困惑「哪一種方式才正確?」。
從介紹各部位零件開始,然後是最基礎的沖煮原理、虹吸壺小歷史,再到控制火源與練習各種攪拌手法,最後是相關清潔與保存細節,本書作者林子芃不吝分享自己鑽研虹吸咖啡多年的冤枉路與寶貴經驗,一一仔細解說,也詳盡回答各種虹吸咖啡疑難雜問。
「因為不是咖啡產業的從業人員,我反而更能專注於咖啡沖煮的研究……書中分享的都是我試過能夠執行的操作手法,真正有效並符合科學理論,並非天馬行空的妄想。我想分享的不是SOP標準化作業流程,而是一整套以科學為基礎、能夠得心應手製作虹吸咖啡的方式,希望讓更多人享受虹吸咖啡的獨特風味,或有能力創造出一杯有個性、有靈魂的咖啡作品,讓更多人真正了解虹吸咖啡,進一步愛上它、分享它。」
〜〜台灣精品咖啡界齊聲推薦〜〜
子芃的字裡行間把咖啡當成修行的人,寫出了溫度,我為此而驕傲,也願意把這本書推薦給學習咖啡的朋友。在此,我朱明德誠摯推薦林子芃的手作與心意,盼與所有熱愛咖啡的朋友分享這份淬煉與感動。
――朱明德(CSCA中華精品咖啡交流協會創會會長)
這是一本既適合初學者按部就班理解虹吸咖啡沖煮與原理,也能讓老手深入探索的著作。……對於新手,它是一盞明燈,指引著通往專業之路;對於老手,它是一個嶄新的視角,啟發著更加深刻的理解。我衷心推薦這本書,希望它能為您帶來虹吸咖啡的知識與享受。
――鍾孝彥(SCA授權訓練師考官)
我特別欣賞子芃對細節的執著。他不僅分享了虹吸咖啡的沖煮技巧,更深入探討了影響咖啡風味的各種因素。從水溫的控制、研磨的粗細到攪拌的手法,都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與經驗。
――周正中(CSCA中華精品咖啡交流協會會長)
這絕對是想學虹吸咖啡的人必須拜讀的一本書。
――朱紹齊(2024 TSC世界盃虹吸大賽台灣代表選拔賽冠軍)
芃哥願意分享他從懵懂到成熟、運用感官技巧來沖煮的技巧,以呈現一杯有溫度的賽風咖啡,我相信對於許多想深入一探究竟的朋友是一大福音。
――「民享咖啡商號」蕭鎮輝
- 前言 為了讓更多人喜歡虹吸咖啡
-
1關於虹吸咖啡
-
虹吸壺原理
-
認識虹吸壺與其零件
-
◆虹吸壺小歷史
-
-
-
2事前練習1:火源控制
-
認識火源
-
控火操作與煮沸練習
-
◆利用彈珠來練習穩定度
-
-
-
3事前練習2:攪拌練習
-
十字、8字與繞圈攪拌法
-
◆什麼時候該用哪一種攪拌法?
-
-
-
4虹吸咖啡煮法與清潔
-
虹吸咖啡煮法
-
清潔、保存、更換
-
-
5從沖煮原理到沖煮計畫
-
沖煮原理
-
三個重點變因
-
金杯準則
-
沖煮計畫
-
風味調整
-
◆酸vs.甜
-
-
-
6虹吸咖啡進階沖煮
-
沖煮咖啡風味的乘法關係
-
微觀論
-
七個無法立刻改變的條件
-
多多利用眼睛和鼻子
-
-
7虹吸操作細節探究
-
關於插管與投粉
-
精準控制上壺水溫
-
上壺壺型與水流的關係
-
認識你的「攪拌擾流」
-
攪拌棒學問大
-
製作自己的攪拌棒
-
-
8關於咖啡豆
-
咖啡帶與種植高度
-
生豆的處理後製
-
咖啡豆烘焙基本概念
-
◆烘豆機大補帖
-
-
咖啡豆透露的訊息
-
現場研磨豆子之必要
-
從磨豆機到細粉
-
◆關於「過萃」……
-
-
咖啡豆的保存
-
-
9咖啡二三事
-
淺談咖啡杯
-
辨識與表達風味
-
成為一位精品咖啡師
-
咖啡的靈魂
-
- 10虹吸壺操作常見問題
- 後語 咖啡是幸福的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