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茶與健康,茶中有道:飲茶禁忌、品飲方式、茶的起源……品味六大茶類,探討茶文化的發展與健康價值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2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62847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世人只知喝茶健康,卻很少思及健康喝茶飲茶少則醒神思,多則精血虧虛,暗中傷人藉由剖析茶的本質,探究茶的品飲方式期望有助於人們從此健康喝茶不再誤入欠缺資訊的陷阱之中華佗:「苦荼久食,益意思。」 茶的苦,主要是咖啡因的滋味,常飲苦寒瀉火。心主神志,心火清則頭目明,提神醒腦。特別是茶胺酸,降壓安神,有促進大腦功能和神經生長的良效。二者一陰一陽,相互抑制,共同構成陰陽平衡的兩個方面。二者共同促進思考,改善記憶力,故能「益意思」。一陰一陽之謂道,咖啡因與茶胺酸二氣相感,構成了茶之大道的物質基礎。 實事求是陸羽之「調之以鹽味」 我在泡茶、煮茶時,針對不同的茶類,反覆嘗試添加不同劑量的食鹽,進行過各種化學實驗,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真的無法品出令人欣喜的更新鮮的茶湯滋味。因為,對於上等的春茶,茶胺酸的含量,通常占茶葉中胺基酸總量的50%以上,是茶湯中最主要的鮮甜增味劑,很明顯是不適合加鹽的。 飲茶過量傷自身,與李時珍共嘆亂象飲茶過量,茶多酚會與蛋白質發生凝固反應,與鐵發生錯合反應導致沉澱,長久下來會造成貧血現象,即是「傷營傷精,血不華色」。一方面飲茶過量,會造成營養不良;另一方面,過量的咖啡因攝取,會影響腸道內正常的鈣質吸收與鈣鹽在骨中的沉積,導致身體缺鈣或骨質疏鬆,故表現為「黃瘁痿弱」。 本書特色:本書以中醫的視角進行系統性思考,透過系統性梳理歷代中醫文獻,澄清歷史迷霧,釐清茶亦食亦藥的發展脈絡,找出茶性對人體健康造成的種種影響。同時藉由探究各種品飲方式,提出了有據可查、審慎合理的健康品鑑方式與飲用標準。告訴大家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茶,如何健康地喝茶。
  • 總序
    • 正本清源說茶真
  • 序斯
  • 《本草經》裡並無茶
  • 苦荼久食益意思
  • 茶性寒涼是本質
  • 炒青應在蒸青後
  • 茶之為飲最宜精
  • 煎茶西晉出西蜀
  • 煮茶煎茶各千秋
  • 鹽薑哪個更宜茶
  • 啜苦咽甘茶品佳
  • 宋點唐煎有傳承
  • 宋人飲茶量恰當
  • 枯腸未易禁三碗
  • 元代飲茶有禁忌
  • 明代茶飲重甘寒
  • 時珍飲茶警同好
  • 蒸青綠茶自唐始
  • 源遠流長說紅茶
  • 清代名茶紛紛見
  • 黃茶悶黃有甘香
  • 白茶不炒也不揉
  • 功同犀角之謂何
  • 三紅七綠烏龍茶
  • 黑茶起源邊銷茶
  • 黑茶味醇花色多
  • 飲茶寒溫需細辨
  • 茶應少飲不宜多
  • 內質拮抗咖啡因
  • 水要輕清甘活洌
  • 主要參考書目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