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

出版日期
2024/06/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34943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1928年至1930年初的“革命文学”论争。这次论争参与方众多,涉及创造社和太阳社的论争,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郁达夫等的论争,左翼与梁实秋的论争,等等。本书以每章围绕一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论述的方式,深入细致地探讨了“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方面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革命”与“革命文学”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 二、从战场回到文坛:大革命失败前后革命文人的处境与选择
    • 三、“联合战线”的失败与“理论批判”的酝酿
    • 四、主要概念界说与体例说明
  • 第一章 “革命文学”论争的前奏:创造社与太阳社之争
    • 一、论争过程考述
    • 二、后期创造社与前期太阳社理论探源
    • 三、两种马克思主义诠释模式的遭遇
    • 小结
  • 第二章 “感性”实践、决定论与“唯人主义”:创造社与鲁迅之争
    • 一、后期创造社对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关系的建构
    • 二、如何把握“理论”?如何安置主体?——鲁迅的论辩压力及与创造社的分歧
    • 小结
  • 第三章 阶级意识灌输论的诞生及引发的论争
    • 一、谁的“阶级意识”?——后期创造社的阶级意识理论
    • 二、如何把握“阶级意识”?——李初梨与郭沫若的留声机器之争
    • 三、无产阶级文学应由谁来创造?——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主体之争
    • 小结
  • 第四章 在人性与阶级性之间——无产阶级文学的合法性建构及引发的论争
    •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后期创造社的历史叙述谱系
    • 二、革命文学的合法性论证——从人性路径到阶级性路径的转变
    • 三、在文学的普遍人性与阶级性之间——左翼与梁实秋之争
    • 小结
  • 第五章 无产阶级文学与“现实”关系的建构及引发的论争
    • 一、革命文学派对文学宣传效能的强调与曲折
    • 二、“革命文学”论争各方对辛克莱文艺宣传论的接受与讨论
    • 三、哪一种“现实”?——茅盾与革命文学派的现实观之争
    • 四、如何越过阿Q时代?——国家主义派与革命文学派围绕阿Q问题的论争
    • 小结
  • 第六章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话语的形成及引发的论争
    • 一、论何谓小资产阶级及其与知识阶级之关系
    • 二、小资产阶级“原罪”意识的诞生、规训与救赎
    • 三、在文学与政治之间——茅盾与革命文学派围绕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封底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