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20世紀西方美學史(引領篇):從「無意識」到「現象學」,從精神分析到經驗歸納,探索藝術背後的意識流動
西方美學史經典學說薈萃 × 各派名家交鋒解析一本通
二十世紀,是科技發展最快速的時代
卻也是人心沉淪、墮落至深淵的年代
即使是在蒙昧中,仍有人渴求美與人性的光輝
佛洛伊德、狄爾泰、布洛赫、克羅齊……
且看諸位名家如何以筆為刀,
在時代的洪流中為「美」殺出生路!
【無意識美學為引:佛洛伊德與榮格】
作為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佛洛伊德可以說重塑了西方世界的人性觀和文化觀,其對20世紀思想界的影響罕有匹敵。回顧20世紀的美學發展史,他對美學的思考無疑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雖說後世學者回顧其研究,往往會發現存在諸多問題,然而他確實引領人們更加了解藝術、了解美。
而榮格的博學和深思賦予了他對美學廣泛的影響力,除了原型批評之外,在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現象學、解釋學等文論中都能夠見到榮格美學理論的影子。
【以人為本的生命直覺主義美學:狄爾泰】
生命美學是生命哲學在美學領域的展現。致力於打破西方傳統的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基本分野,以個體的生命作用和精神創造力為主要著眼點,以直覺為基本的哲學方法,進行對包括藝術創作和審美鑑賞在內的一切宇宙人生問題的考察、批判和規劃。生命美學的開創者狄爾泰,對人文學科的幾乎所有分支領域都有所涉獵,也因此幫助他在此一整合了哲學、神學、藝術、歷史等複雜領域的學說中,創造出有別於前人的豐碩成果。
【直覺為核心的表現主義美學:克羅齊】
表現主義美學是西方現代美學思潮出現較早、影響較大的美學流派,其創始人是義大利著名美學家克羅齊。表現主義美學基本觀點是以情感表現為核心建構美學體系,最具代表性的是克羅齊以「直覺」為核心,提出「直覺即表現,藝術即直覺」的基本命題,建構起一整套表現主義美學體系。對生命本身的直接體驗或領悟,造就了表現主義美學家們極度重視的精神王國。
〔本書特色〕
本書是20世紀西方美學史的第一卷。此卷中統整了二十世紀中葉以前,盛行於西方學術界的各派美學。在這些美學思想中,都可看出二十世紀科技的變革,帝國疆域的擴張,以及不斷萌發的哲學思潮,為人們帶來的衝擊與啟發,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後人。
二十世紀,是科技發展最快速的時代
卻也是人心沉淪、墮落至深淵的年代
即使是在蒙昧中,仍有人渴求美與人性的光輝
佛洛伊德、狄爾泰、布洛赫、克羅齊……
且看諸位名家如何以筆為刀,
在時代的洪流中為「美」殺出生路!
【無意識美學為引:佛洛伊德與榮格】
作為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佛洛伊德可以說重塑了西方世界的人性觀和文化觀,其對20世紀思想界的影響罕有匹敵。回顧20世紀的美學發展史,他對美學的思考無疑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雖說後世學者回顧其研究,往往會發現存在諸多問題,然而他確實引領人們更加了解藝術、了解美。
而榮格的博學和深思賦予了他對美學廣泛的影響力,除了原型批評之外,在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現象學、解釋學等文論中都能夠見到榮格美學理論的影子。
【以人為本的生命直覺主義美學:狄爾泰】
生命美學是生命哲學在美學領域的展現。致力於打破西方傳統的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基本分野,以個體的生命作用和精神創造力為主要著眼點,以直覺為基本的哲學方法,進行對包括藝術創作和審美鑑賞在內的一切宇宙人生問題的考察、批判和規劃。生命美學的開創者狄爾泰,對人文學科的幾乎所有分支領域都有所涉獵,也因此幫助他在此一整合了哲學、神學、藝術、歷史等複雜領域的學說中,創造出有別於前人的豐碩成果。
【直覺為核心的表現主義美學:克羅齊】
表現主義美學是西方現代美學思潮出現較早、影響較大的美學流派,其創始人是義大利著名美學家克羅齊。表現主義美學基本觀點是以情感表現為核心建構美學體系,最具代表性的是克羅齊以「直覺」為核心,提出「直覺即表現,藝術即直覺」的基本命題,建構起一整套表現主義美學體系。對生命本身的直接體驗或領悟,造就了表現主義美學家們極度重視的精神王國。
〔本書特色〕
本書是20世紀西方美學史的第一卷。此卷中統整了二十世紀中葉以前,盛行於西方學術界的各派美學。在這些美學思想中,都可看出二十世紀科技的變革,帝國疆域的擴張,以及不斷萌發的哲學思潮,為人們帶來的衝擊與啟發,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後人。
- 導言
-
第一章 無意識美學
-
概論
-
第一節 佛洛伊德
-
一、對藝術的精神分析研究
-
二、對達文西及其創作的一個精神分析實例
-
結語
-
-
第二節 榮格
-
一、榮格與佛洛伊德
-
二、榮格的幾個心理學概念
-
三、榮格的美學思想
-
結語
-
-
-
第二章 生命美學
-
概論
-
第一節 狄爾泰
-
一、狄爾泰的生平與著述
-
二、精神科學:開創生命哲學的新時代
-
三、生命美學:「體驗」、「表現」與「理解」
-
-
第二節 柏格森
-
一、「綿延」:經驗的真實
-
二、藝術與經驗的獨特性
-
三、藝術與經驗的能動性
-
四、簡短的歸納和評論
-
-
-
第三章 社會學美學
-
概論
-
第一節 齊美爾
-
一、審美—感性與現代性
-
二、「社會學美學」
-
三、距離感:個體審美主義
-
四、時尚:大眾審美主義
-
-
第二節 韋伯
-
一、生平和著述
-
二、理性化思想
-
三、審美烏托邦的濫觴
-
四、音樂社會學
-
-
-
第四章 距離美學
-
概論
-
第一節 布洛赫
-
一、「距離」可以被「安插」嗎?
-
二、「否定」和「肯定」對構成審美經驗的意義
-
三、距離的二律背反
-
四、恰當的距離與距離的多樣性
-
五、距離與參與
-
六、心靈與媒介
-
結語
-
-
第二節 布洛赫之後
-
一、對布洛赫「心理距離」說的反思與批評
-
二、對「審美距離」的直接探討
-
三、「陌生化」:「審美距離」說的深化與拓展
-
-
-
第五章 形式主義美學
-
概論
-
第一節 克萊夫.貝爾
-
一、《藝術》的藝術之源
-
二、《藝術》的理論來源
-
三、「有意義的形式」假說
-
四、「審美感情」論
-
五、形式與感情:循環論證
-
-
第二節 弗萊
-
一、為「後印象派」辯護
-
二、「純美學標準」的出現
-
三、現實與想像生活:「雙重生活」論
-
四、關於「創造的視覺」
-
-
-
第六章 表現主義美學
-
概論
-
第一節 克羅齊
-
一、作為開放精神系統的哲學
-
二、直覺美學
-
結論
-
-
第二節 柯林伍德
-
一、柯林伍德的生平與著述
-
二、《藝術原理》的價值
-
三、關於《藝術原理》的幾個基本問題
-
結論
-
-
-
第七章 實用主義美學
-
概論
-
第一節 桑塔亞那
-
一、「理性的生活」與「存在的王國」
-
二、「美是一種客觀化的快樂」
-
-
第二節 杜威
-
一、杜威在20世紀的接受程度
-
二、「活的生物」
-
三、恢復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連續性
-
四、「一個經驗」
-
五、情感形成的「檸檬汁」理論
-
六、美學與杜威的改造計畫
-
七、杜威美學的歷史針對性和當代意義
-
-
-
第八章 符號論美學
-
概論
-
第一節 卡西勒
-
一、「符號形式哲學」的奠基
-
二、藝術作為「符號體系」
-
-
第二節 蘇珊.朗格
-
一、學術生涯與思想脈絡
-
二、「藝術是人類情感符號的形式創造」
-
三、關於「虛幻」觀念及其「虛幻空間」
-
四、「藝術知覺」是「一種直覺活動」
-
五、作為「符號」的藝術整體
-
-
-
第九章 現象學美學
-
概論
-
第一節 蓋格
-
一、現象學美學及其研究方法
-
二、審美經驗及其基本構成
-
三、審美價值與人類生存的關係及其特徵
-
-
第二節 英伽登
-
一、文學藝術作品的「本體論」
-
二、文學藝術作品的「認識論」
-
三、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
-
-
第三節 杜夫海納
-
一、現象學的錨地
-
二、從現象學轉入先驗論與自然哲學
-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