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以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从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 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 「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到六朝、唐、宋佛像雕塑, 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等等的艺术表现, 作者皆提出了许多前人所未发的重要观念,形成美学上的重要议题。 作者簡介: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一九五四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科罗拉多学院客席讲座教授。 一九八0年被选为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 一九八八年被巴黎国际哲学院(IIP)选为院士。
- 再版说明
- 李泽厚论著集总序
- 序
- 前 言
-
一、龙飞凤舞
-
(一)远古图腾
-
(二)原始歌舞
-
(三)「有意味的形式」
-
-
二、青铜饕餮
-
(一)狞厉的美
-
(二)线的艺术
-
(三)解体和解放
-
-
三、先秦理性精神
-
(一)儒道互补
-
(二)赋比兴原则
-
(三)建筑艺术
-
-
四、楚汉浪漫主义
-
(一)屈骚传统
-
(二)琳琅满目的世界
-
(三)气势与古拙
-
-
五、魏晋风度
-
(一)人的主题
-
(二)文的自觉
-
(三)阮籍与陶潜
-
-
六、佛陀世容
-
(一)悲惨世界
-
(二)虚幻颂歌
-
(三)走向世俗
-
-
七、盛唐之音
-
(一)青春、李白
-
(二)音乐性的美
-
(三)杜诗颜字韩文
-
-
八、韵外之致
-
(一)中唐文艺
-
(二)内在矛盾
-
(三)苏轼的意义
-
-
九、宋元山水意境
-
(一)缘起
-
(二)「无我之境」
-
(三)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
-
(四)「有我之境」
-
-
十、明清文艺思潮
-
(一)市民文艺
-
(二)浪漫洪流
-
(三)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
-
(四)绘画与工艺
-
- 结 语
- 版权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