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是醫師,我的孩子不上才藝班:排滿安親、才藝課導致孩子拒絕學習。成長需要「三大腦」,不用超前學習就能辦到。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53920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日本腦科學育兒專家,超過7,000對父母排隊諮詢!
★ 不上安親班、不排才藝課,她的女兒從偏差值35分到考上醫學院!

◎一下課就送安親班、週末排滿才藝課?這種孩子長大後拒絕學習。
◎成長必備三大腦:體能腦、智能腦、心智腦,不用超前學習就能辦到。
◎把孩子放安親就安心?腦科學醫師說:我寧可讓他當鑰匙兒童。
◎怎麼提升成績?不是一直補習,而是找時間發呆。這是大腦最愛的休息法。

作者成田奈緒子是日本小兒專科醫生、腦神經科學家,
也是偽單親(一人育兒)的職場媽媽,
她從不強迫孩子補習,也不花大筆金錢上才藝班,
女兒從偏差值35分,成功考上國立醫學院。

她研發出一套開發孩子潛能的「腦科學育兒法」,
為超過7,000對親子提供教養諮詢。
她發現,課餘時間全被家長排滿才藝班和安親班的孩子,
成績不會提升,因為大腦沒有好好「休息」,反而阻礙了學習。

育兒不是育才藝,而是育腦,
孩子成長必備三大腦:體能腦、智能腦、心智腦,
不用送才藝班、安親班,就能培養。

◎體能腦是成長地基,別忙著補習

零歲到5歲,每天睡滿11小時才能打好體能基礎,
俗稱熟睡的非快速動眼期,是成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時刻;
孩子好好睡覺就會好好吃飯、好好運動,
體能腦發展不足(體力很差),下個階段的智能腦也培育不起來。

◎智能腦怎麼培養?下課回家當鑰匙兒童

發展智能腦不是學很多才藝,而是體驗生活和各種興趣,
擁有「我能做、我會做,對自己負責」的成就感和自律感。

低年級孩子,安排到府保母,嚴守吃飯、就寢時間(費用不會比安親班貴);
高年級,讓他當鑰匙兒童,自己決定玩遊戲、寫功課、做家事的時間。

◎心智腦讓人抗壓,這點才藝班培養不了

心智腦位於前額葉,透過血清素神經連結可促進正向思考,
是掌管面對挫折與抗壓反應的關鍵大腦。
育兒專家怎麼培養自己的小孩心智腦?
利用對話、說故事引導,方法很多,但沒有一個是催孩子「快去念書」!

遇上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可以重新育腦嗎?
大腦發展有分男女孩之差別嗎?

育兒不是育才藝,孩子成長必備三大腦,不用送安親班就能培養,
不管幾歲都能重新開始。
  • 推薦序 「我知道老師說得對,但我還是很焦慮……。」/張祐嘉(楊陽)
  • 前言 我是醫師,我的孩子不上才藝班
  • 序章 比學才藝更重要的事
    • 育兒是一種科學
    • 體能腦、智能腦、心智腦,按順序發展
    • 順序錯誤,超前學習也沒用
    • 三階段,輕鬆養成小學霸
    • 大腦發育關鍵:血清素
    • 刺激五感,促進體能腦
  • 第一章 學齡前,培養體能腦
    • 體能腦,求生存
    • 五歲前,每天睡滿十一小時
    • 早起就能早睡
    • 非快速動眼期,生長激素分泌最多
    • 好好睡覺就能好好吃飯
    • 熬夜會讓腦袋變笨
    • 爸媽也要「盡量」早睡
    • 不需要超前學習
    • 你給的是愛還是毒?
    • 學齡前,把孩子當原始人
    • 育兒就像倒吃甘蔗
  • 第二章 與其送安親才藝班,不如當鑰匙兒童
    • 書不是讀越多越好
    • 做家事,也是孩子的責任
    • 與其送安親才藝班,不如當鑰匙兒童
    • 一開始做不好,很正常
    • 帶孩子體驗你的興趣
    • 小孩一點都不可憐
    • 滿一歲之後,別跟他說疊字
    • 訓練他說完整的句子
    • 溝通,就是思考力
    • 讀書,無法活化前額葉
    • 只顧培育智能腦,成長會停滯
    • 大腦喜歡快樂學
    • 用生活故事,加深記憶
    • 使用網路要有目的
    • 不要期待孩子有同理心
  • 第三章 心智腦,韌性強不易衝動
    • 心智腦,讓人活得幸福
    • 三件事,刺激前額葉
    • 多用樂觀語調
    • 不要直接糾正錯誤
    • 在家也可以講廢話
    • 讓他介紹每天都在玩的遊戲
    • 講大道理會阻礙前額葉
    • 制定兩條、三條家規
    • 失敗,想想:「下次該怎麼做?」
    • 不可以殺人,這件事怎麼教?
    • 這才是批判
    • 練習轉負為正
    • 心理韌性實驗──遇到困難就求助
    • 大腦最高休息法:發呆
  • 第四章 青春叛逆期,重新育腦
    • 不管幾歲,都能重新育腦
    • 當孩子的學長(姐)
    • 求助專家
    • 靠興趣,找回自我的少女
    • 大人要先處理自己的壓力
    • 紓壓方法,越簡單越好
    • 認同比稱讚更好
    • 他考差了,你該怎麼回應?
    • 該罵就罵
    • 育腦沒有性別差異
    • 手足不平等很正常
    •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 育兒,不是只有媽媽與孩子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