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內容簡介
導演和演員在排練場裡總是最密切合作的夥伴,許多重要的導演論述裡也都有極大比例是關於表演討論的書寫。
本書以20世紀末從蘭陵劇坊前輩習得到的身體行動方法,探討演員身分養成過程和導演經歷的累積如何回饋劇場表導演工作的思考和觀看,並將自學習戲劇以來潛移默化中所建立的導演方式做為主要創作學理基礎,在導演和演員工作質地的轉換和互為間來回討論,並藉由筆者兩部作品為例延伸說明。
◆本書特色
本書討論範例之演出製作說明
1.《到燈塔去》榮獲2019第四屆全球泛華青年創作劇本首獎,並得到授權由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製作演出。筆者擔任導演。舞台設計李怡賡老師,服裝設計吳怡瑱老師,燈光設計曾睿璇老師,音樂設計卓士堯老師,表演指導張詩盈老師,動作指導周怡老師,共同帶領學生演員在2020年於大東藝文中心演出兩場。
2.《十殿》由阮劇團製作,獲2021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共製,筆者為演員。編劇吳明倫、導演汪兆謙、舞台設計李柏霖、燈光設計高至謙、服裝設計林玉媛、音樂設計柯均元、動作設計林素蓮。於國家戲劇院、台中歌劇院及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巡迴演出共十二場。
3.《婚內失戀》由巨宸製作有限公司製作演出,筆者為演員。原著鄧惠文、劇本改編及導演吳維緯、舞台設計陳慧、服裝設計謝介人、燈光設計陳大再、音樂設計陳建騏,2022年於誠品信義店六樓展演廳演出共十場。
導演和演員在排練場裡總是最密切合作的夥伴,許多重要的導演論述裡也都有極大比例是關於表演討論的書寫。
本書以20世紀末從蘭陵劇坊前輩習得到的身體行動方法,探討演員身分養成過程和導演經歷的累積如何回饋劇場表導演工作的思考和觀看,並將自學習戲劇以來潛移默化中所建立的導演方式做為主要創作學理基礎,在導演和演員工作質地的轉換和互為間來回討論,並藉由筆者兩部作品為例延伸說明。
◆本書特色
本書討論範例之演出製作說明
1.《到燈塔去》榮獲2019第四屆全球泛華青年創作劇本首獎,並得到授權由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製作演出。筆者擔任導演。舞台設計李怡賡老師,服裝設計吳怡瑱老師,燈光設計曾睿璇老師,音樂設計卓士堯老師,表演指導張詩盈老師,動作指導周怡老師,共同帶領學生演員在2020年於大東藝文中心演出兩場。
2.《十殿》由阮劇團製作,獲2021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共製,筆者為演員。編劇吳明倫、導演汪兆謙、舞台設計李柏霖、燈光設計高至謙、服裝設計林玉媛、音樂設計柯均元、動作設計林素蓮。於國家戲劇院、台中歌劇院及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巡迴演出共十二場。
3.《婚內失戀》由巨宸製作有限公司製作演出,筆者為演員。原著鄧惠文、劇本改編及導演吳維緯、舞台設計陳慧、服裝設計謝介人、燈光設計陳大再、音樂設計陳建騏,2022年於誠品信義店六樓展演廳演出共十場。
- 前言
- 導論 「成為」、「旁觀」和「行動」
-
第壹部分 導演作品《到燈塔去》
-
一、日常作為一種創作的可能
-
二、導演學理的多元觀點
-
(一)「觀點技巧」(Viewpoints)和「構圖」(Composition)
-
(二)連續性和非連續性
-
-
三、創作理念到導演實踐
-
(一)從純觀光到文化底蘊的探索
-
(二)劇本內容形式和角色分析
-
(三)方法技巧:形塑作品的外觀和發掘內在
-
(四)導演創作的方法和運用
-
-
-
第貳部分 表演作品《十殿》、《婚內失戀》
-
一、熟悉的語境和主題的普世性
-
二、 表導演工作質地的轉化和互為——單人表演的訓練
-
三、尋找《十殿》的角色地圖
-
四、《婚內失戀》演員排練記事
-
- 結語 從創作返回教學工作
- 參考書目
- 劇照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