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南怀瑾作为一代国学大家,其观点精辟、深邃。本书采撷南怀瑾大师的文慧见解,既记录了南怀瑾先生对生命的理解,又通过先生的慧眼揭示了人生的新意。与南怀瑾先生一同探讨国学内容,即能学习到其尊重生命而彰显的尊严,又能成为人生十字路口的指路明灯。市面上关于国学课的书籍有很多,但关于南怀瑾先生国学课的书籍却很少,而同类书的销量均不错,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可以将“南怀瑾讲国学”这一理论特点更好的发扬光大,从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南怀瑾讲国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南怀瑾先生的国学理论娓娓道来,全书生动趣味,即采撷了南怀瑾大师对国学的独特见解,还记录了南怀瑾先生对于生命的理解。
- 封面
- 前言
-
第一章 南怀瑾谈道家: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
壹 “三玄”是拨乱反正的救命药
-
贰 不可言说的“道”和“老子三宝”
-
叁 从“庄子的鱼”看道法自然
-
肆 真善的境界是“止水澄波”
-
伍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
陆 善生也应不恶死
-
柒 静坐方知“用心实不易”
-
捌 欲求“道”须知“道”
-
-
第二章 南怀瑾谈儒学:爱人,知礼,守信,儒之道
-
壹 儒学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
贰 以礼相待,学善用礼
-
叁 孔儒之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
肆 不自傲是做人的长远之道
-
伍 交友之道在于“易其心”
-
陆 君子之道在于“讷于言,敏于行”
-
柒 何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
捌 大勇,才是真正的勇敢
-
玖 君子何以“施仁爱,轻利益”
-
-
第三章 南怀瑾谈哲学:刚柔者立本,变通者趣时
-
壹 得意与失意都不可忘形
-
贰 进退之道:“上台”“下台”都要心如止水
-
叁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肆 圣贤如何掌握“犯颜进谏”的分寸?
-
伍 多言多败,故智者讷于言
-
陆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
柒 “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
-
捌 只有做到爱人如己,才算是真正的仁
-
玖 古人为什么要教育后人“以德报怨”?
-
-
第四章 南怀瑾谈修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
壹 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厚德载物”
-
贰 怎样才能算是“君子之交”?
-
叁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肆 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
伍 谦恭是内在品德的高度表现
-
陆 心静,方能不迷途
-
柒 正视自己才是修养的关键
-
捌 坚守本心的君子修养之道
-
玖 何谓君子以诚为贵?
-
拾 君子以节俭为德,辟其危难
-
-
第五章 南怀瑾谈教育:不读书,不学习,必然言之无物
-
壹 善于学习,更要善于思考
-
贰 学者为己,方为至乐
-
叁 学习,与年龄无关
-
肆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伍 为何古人从小就背诵律诗?
-
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
第六章 南怀瑾谈文学:一部文学史就是一部心灵史
-
壹 好的文章应该不偏不倚
-
贰 为什么在古典文学中蕴藏着很深的禅宗意味?
-
叁 文化的基础在文学,文学的基础在诗词
-
肆 文人下笔须谨慎
-
伍 裁剪得体才能出好文章
-
陆 小说的“前世”与“今生”
-
柒 文字是一把通往人文殿堂的钥匙
-
捌 古代文人的治世情怀
-
-
第七章 南怀瑾谈佛学:在娑婆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信仰
-
壹 有过执念,才能放下执念
-
贰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
叁 平凡事中处处有佛
-
肆 忍辱,不只是忍受侮辱
-
伍 在娑婆世界,总会遇到各种缺陷
-
陆 慈悲就是仁之爱
-
柒 清净无为才是真正的福报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