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病由心生:內心的傷痛,身體都知道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32025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消極、厭世、負能量爆棚,為什麼對一切提不起精神?
平日表現得樂觀開朗的人,其實壓力大到隨時會崩潰?
飽受摧殘而傷痕累累的內心,你察覺到了多少?

  健康的身體源自健康的心靈,你/妳是否曾有這些經驗:
  常覺得頭暈目眩、胸悶不適,去看醫生卻又一切正常?
  剛剛才接收到的訊息,下一秒立刻忘記?
  狂躁、潔癖、厭食……時而憂鬱,時而亢奮……
  健康的身體源自健康的心靈,這一切都是心理出了問題?!

  【心受傷了,身知道——身心失調的後果】
  ▶▶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舉止
  情緒控管障礙:平日謙和有禮的人,突然大聲吼叫和用力拍打桌子。
  不由自主焦慮:經常焦躁不安地玩弄筆桿和小紙片、莫名其妙地唉聲嘆氣。
  
  ▶▶反常的行為舉止,情緒起伏大
  狂躁:沉默寡言的人忽然滔滔不絕,輕易對他人做出承諾;失眠,異常亢奮,常常做不切實際的空想。

  萎靡:注意力渙散,精神無法集中;悲觀,對許多事情感到不滿;健忘、沒有活力,認為自己沒有價值。

  ▶▶攻擊性行為
  在承受極大壓力的情況下,人會表現出破壞一切的本能行為。
  因為潛意識清楚對方不會反抗自己,發洩對象往往是最親密的家人。

  ▶▶暴飲暴食或厭食
  內在的煩惱無法解決,只能依賴食物排遣壓力。
  心理問題影響味覺神經,甚至產生另一種極端——「厭食」,
  身體無法吸收足夠營養,又反過來致使心情憂鬱,惡性循環。

  ▶▶記憶混亂,神經衰弱
  別人說話時,個體的接受力低,且容易忘記方才所說的話。

  ▶▶高血壓
  都市中的高壓族群,患病率高於相對無拘無束的鄉下人家。

  【你是一個自卑的人嗎?——自卑從何而來】
  ▶▶自我認知不足
  當一個人過度在意他人看法,而他人(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又過低,就會影響自我認同,從而產生自卑心理。

  ▶▶家庭經濟因素
  一部分人由於出身貧寒,生活困難,與周圍的人相比會感到自卑。

  ▶▶童年經歷
  童年經歷會對一個人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心理科學的研究已證實,不少心理問題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癥結。

  ▶▶個人的性格特點、意志力
  某些特定人格容易放大事物帶來的消極後果,而且無法及時排解這種消極體驗。他們的心理相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而產生自卑感。

  【微笑憂鬱——不是只有看起來難過才叫憂鬱】
  有些人對外表現得樂觀積極,其實內心早已傷痕累累。

  ▶▶很大一部分憂鬱症患者內心深處會感到非常壓抑,外在表面卻若無其事,面帶微笑,看不出絲毫憂鬱的痕跡,醫學上稱之為「微笑憂鬱」,尤其以服務行業的職業微笑為典型。

  ▶▶「微笑憂鬱症」患者通常都相當優秀,他們為了維護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會刻意掩飾自己的情緒。

  ▶▶當承受的壓力大到再也無法承受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從一個極度自信的人變成一個非常自卑的人,甚至懷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五種訓練法,鍛鍊自己的心理耐受度】
  ▶▶自信心訓練:開會或聽課時,試著逐漸往前排座位坐。
  ▶▶情緒控制訓練:生理也會影響心理,調整生活作息,維持最佳狀態。
  ▶▶意志力訓練:堅強的意志力,是成就一件事情的強大推力。 
  ▶▶社交能力訓練:與他人保持適當心理距離,以平常心對待每個人。
  ▶▶人生規畫訓練:沒有事前規劃、任人支配的人生,最容易產生空虛感和無助感。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