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比较与比附:法制史研究的取径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0816817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受域外学术的影响和内在发展的驱动,近年来法制史研究渐呈活跃态势,无论文献的整理出版还是研究著述的发表,在各专史或各学史的领域都显得相当突出。本书在反思各类专史学史混淆比较与比附状况频出的基础上,从近代中国的案卷、审判、机构改制入手,抽丝剥茧,逐渐近真。一方面比较各方说法,不断接近本事的真相,一方面因缘各方的态度有别,进而考察各方与此事的关系各异,将所谓法制史转化为一般历史的研究,以司法问题为线索脉络,而不以法制史为范围,试图由社会的动态变化中见常情。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比较与比附——法制史研究的取径
  • 第一章 清季民初律制改革中“尊亲属”的引入及界定
    • 第一节 清律原貌:丧服制度与逆伦
    • 第二节 清季律改:“尊亲属”的引入
    • 第三节 民初践行:尊亲属范围的界定
    • 结语
  • 第二章 变与不变:太平天国运动与京师司法审判
    • 第一节 京城巡防处的设立
    • 第二节 京城巡防处的审判职能
    • 第三节 京城巡防处与京师审判制度的关系
    • 结语
  • 第三章 蔡锡勇《美国合邦盟约》的翻译及影响
    • 第一节 从广州同文馆到驻美使馆
    • 第二节 《美国合邦盟约》的诞生和流转
    • 第三节 “constituion”在蔡氏译本中的再生
    • 第四节 《美国合邦盟约》在晚清思想史上的意义
    • 结语
  • 第四章 宗藩体制与国际公法:晚清中朝秩序的重新建构(1870—1895)
    • 第一节 “合作”与“冲突”:宗藩体制和国际公法的两歧关系
    • 第二节 朝鲜通商均势与宗主国权力扩张:国际法对宗藩关系的权力补给
    • 第三节 主权与属权:朝鲜商约章程对宗藩体制与国际公法的兼容
    • 第四节 不古不今的属国驻外使臣制度:宗藩体制与国际法的交错杂糅
    • 结语
  • 第五章 清末死刑方式的转变与争论
    • 第一节 凌迟等重法的废除
    • 第二节 死刑惟一的论辩
    • 第三节 死刑的密行
    • 余论
  • 第六章 改设政务处与丙午内官改制
    • 第一节 两可之间
    • 第二节 方案变动
    • 第三节 新瓶旧酒
    • 结语
  • 第七章 从吏部到内阁铨叙局:清季文官铨选机构变迁
    • 第一节 晚清吏部地位逐渐下降
    • 第二节 吏部挽回颓势的努力
    • 第三节 吏部裁撤
    • 第四节 内阁叙官局初步运作
  • 第八章 传统与西化之间民国旧知识人的法律观 ——以《清史稿·刑法志》编纂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机构性质与编纂人员身份
    • 第二节 《清史稿·刑法志》的编纂人员及编纂过程
    • 第三节 稿本所见编纂者的法律观
    • 结语
  • 第九章 熊希龄内阁时期的废省筹议
    • 第一节 废省制政策的由来
    • 第二节 废省制政策的确立
    • 第三节 不同的改省方案
    • 第四节 废省暂行缓办
    • 结语
  • 征引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