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国家形象:历史、建构与比较

出版日期
2019/10/0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1423916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内容简介】 本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聚焦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跨文化传播战略,通过对国家形象建构的环境、构成要素、理论体系、传播主体及路径等方面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以期为全面提升我国国际对话能力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国家形象的生成和建构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阐释
      • 一、研究前提:现代国家体系的形成
      • 二、现代国家体系中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 三、“中国国家形象”概念阐释
    • 第二节 西方的中国国家形象及媒体话语的生成
      • 一、西方中国国家形象的多维呈现
      • 二、西方主流媒体对“西方中国国家形象”的重构
      • 三、西方霸权话语的跨文化生成
    • 第三节 以西方中国国家形象的“本土化”审视中国国家形象“自塑”
      • 一、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西方镜像的关联错位
      • 二、本土话语自身的困境
    • 第四节 “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价值立场和基本框架
      • 一、价值立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跨文化维度
      • 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框架
    • 第五节 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关键思路与重要途径
      • 一、关键思路: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中国”方法
      • 二、重要途径:加强人才培训,增强国际传播力
  • 第二章 中国国家形象的主体
    • 第一节 建构自我的身份
      • 一、表征中的自我
      • 二、言说中的身份建构
      • 三、突破传统形象
    • 第二节 建构自我的意义
      • 一、商品作为关系建构的纽带
      • 二、商品作为意义传播的载体
      • 三、“中国制造”的形象话语
    • 第三节 中国的表述与传播
      • 一、意义的选择与元素提取
      • 二、信息的扩散与媒介呈现
      • 三、定向的劝服与商业广告
      • 四、书写的价值与文本阐释
    • 第四节 行动中的言说
      • 一、集体话语的言说
      • 二、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三、重建的努力
  • 第三章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 第一节 传播意识—主体意识—对话意识
      • 一、从宣传意识到传播意识
      • 二、从文化他者到文化自觉
      • 三、从传者中心到对话意识
    • 第二节 泛中介化—去中介化—再中介化
      • 一、泛中介化:从“偏向传播”到“多元传播”
      • 二、去中介化:从“镜像中国”到“实相中国”
      • 三、再中介化:从“刻板中国”到“美丽中国”
    • 第三节 商品输出—文化输出—价值贡献
      • 一、产品输出:强化“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
      • 二、价值贡献:强化“中国价值”的世界贡献
      • 三、文明协作:强化“文化圈层”的多维合作
    • 第四节 去东方化—趋主流化—再东方化
      • 一、发现东方:他者的文化贡献
      • 二、介入主流:自我的文化认同
      • 三、超越他者:一种梦想的凯旋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背景与方法
      • 一、“形象焦虑”、诉说冲动与现实困境
      • 二、层次分析法
    • 第二节 指标体系评估原则
      • 一、国家形象研究定位与指标体系评估原则
      • 二、跨文化传播观念与指标体系评估原则
    • 第三节 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与生成的基本流程
      • 一、信息跨文化传播的简化流程
      • 二、传播客体国家内部的信息流动模式
      • 三、认知与心理:国家形象生成的流程
      • 四、相关研究及流程图
    • 第四节 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要素
      • 一、综合国力:影响跨文化传播全过程的重要因素
      • 二、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主体中的影响要素
      • 三、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影响要素
      • 四、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客体中的影响要素
    • 第五节 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评估体系的指标设置
      • 一、综合国力类指标设置
      • 二、跨文化传播主体类指标设置
      • 三、跨文化传播媒介类指标设置
      • 四、跨文化传播客体类指标设置
    • 第六节 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评估体系的分层权重计算
      • 一、权重计算方法及步骤
      • 二、权重赋值及计算过程
    • 第七节 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
      • 一、层次总排序与最终权重计算
      • 二、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五章 国家形象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国家形象与“中国威胁论”
      • 一、绪论:重回“中国威胁”的历史起点
      • 二、同样的威胁,不同的想象
      • 三、在西方的目光里想象自我
    • 第二节 拉美地区的中国国家形象———以墨西哥、古巴孔子学院为例
      • 一、绪论
      • 二、拉美地区中国对外传播概况
      • 三、拉美跨文化传播困境与反思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跨文化传播战略
      • 一、绪论
      • 二、奥巴马政府面临的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跨文化传播挑战
      • 三、奥巴马政府国家形象建构的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构成体系
      • 四、奥巴马政府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跨文化传播战略实施案例
      • 五、奥巴马政府国家形象建构的启示
  • 参考文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