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以作為國家政務運行基層組織的縣司為研究對象,從人員構成與屬性、職能範圍與政務內容、機構地位以及運行機制等方面,梳理唐代不同時期縣級政務運行機制的變化,其落腳點或關注面是唐宋間國家治理體制和國家形態的轉變。
-
导言 作为问题的国家形象
-
第一节 “国家形象” 问题刍议
-
第二节 对既有研究成果的观察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旨趣与思路
-
-
第一章 形象的起源: 国家形象的基本阐释
-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定义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生成
-
第三节 国家形象的认知
-
本章小结
-
-
第二章 形象的变迁: 中国形象的演变轨迹
-
第一节 形象的膨胀: 异域他者化
-
第二节 形象的衰退: 本土他者化
-
第三节 形象的启蒙: 抗争性崛起
-
本章小结
-
-
第三章 路径的谱系: 形象传播的多维路径
-
第一节 实证研究视阈下的传播路径
-
第二节 比较文学形象学视阈下的传播路径
-
第三节 文化地理学视阈下的传播路径
-
本章小结
-
-
第四章 言说的跬步: 中国形象的主体性探索
-
第一节 身份的言说: 向世界表明自己
-
第二节 商品的意蕴: 异域的意义载体
-
第三节 传播的面向: 形象的逻辑建构
-
第四节 行动的张力: 走向世界的实践
-
本章小结
-
-
第五章 实践的观照: “中国梦” 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梦” 的叙事话语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中国梦” 的自我生产与自我想象
-
第三节 “中国梦” 的海外传播与他者阐释
-
第四节 从“和平崛起” 到“中国梦” 的嬗变
-
本章小结
-
-
第六章 超越的可能: 中国形象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传播意识—主体意识—对话意识
-
第二节 泛中介化—去中介化—再中介化
-
第三节 商品输出—文化输出—价值贡献
-
第四节 去东方化—趋主流化—再东方化
-
本章小结
-
- 结语 中国形象———一项未竟的事业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1398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