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經驗✕社會學 「社會學中國化」還是「中國社會學」? 如果「社會學中國化」是指建立一個「中國社會學」,則猶如建立一個「中國物理學」,這是我不能認同的。但「社會學中國化」若是指要與中國社會文化結合,建立一個以中國資料為本的、經驗性的知識體系,則不但可能,而且必要。這也是中國社會學的學術自主性的應有之義。 ——金耀基本書以社會學視角探討中國現代化歷程與現代性建構,把握社會學中國化的意義。作者檢視中國研究與社會科學的相互關係,從「實證論社會學」與「理解社會學」的區別展開,以社會系統論、科層組織論等理論與方法觀照中國的社會、政治發展與現代化歷程。
- 憶述我「學術書寫」的一些經歷與迴響——「金耀基學術文集」自序
- 牛津版導言
-
範典與社會學的發展
-
社會學之起源與現況
-
實證論社會學的範典
-
理解社會學的範典
-
範典與社會學之發展
-
-
社會學的中國化——一個社會學知識論的問題
-
自覺或幻覺
-
社會學知識之普遍性問題:裏邊人主義
-
實證科學範典與社會學
-
多元的社會學範典
-
-
現代性論辯與中國社會學之定位
-
社會學與現代性
-
從美國的現代化理論到現代性的論辯
-
全球化、文化轉向與多元現代性
-
文化認同與中國社會學的定位
-
-
中國研究與社會科學——兼評《毛澤東的革命與中國政治文化》
-
由「天下學」到「世界學」
-
社會科學在當代中國研究之角色
-
中國的政治文化與權威問題
-
對索羅門中共研究之一些考察
-
-
中國的形象:在魔鬼與烏托邦之外——評白魯恂《中國引介》並兼論其他
-
中國研究、漢學與社會科學
-
中國之真實與形象
-
中國政治體系之性格及其發展
-
中共現代化之諸面相
-
中國傳統與共產主義
-
在魔鬼與烏托邦之外
-
-
從社會系統論分析辛亥革命
-
革命與社會系統
-
辛亥革命之剖解
-
辛亥革命之「革命」的性格
-
-
中共社會主義之困境——論中共三十年來的意理與組織
-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困境
-
中共之組織上的困境
-
-
中共「反科層的組織型模」——歷史的與比較的分析
-
文化大革命中反官僚主義之文化的及象徵的意義
-
合理化、科層制度化與現代社會
-
科層組織在中西方受到批判
-
中共反科層組織型模之意義及制限
-
- 現代化與中國的歷史之路
-
研究中國宗教的社會學範式——楊慶堃眼中的中國社會宗教(與范麗珠合著)
-
傳統中國社會裏宗教的地位
-
理解宗教在中國社會中的功能性作用
-
制度性宗教和分散性宗教的概念:貢獻與問題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