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現代文明秩序(civilizational order)的塑造,是跨越三個世紀的漫長革命收入全新力作〈中國現代化九講〉 環顧今日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三地都已在現代化不同領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但現代化的大業,遠遠未竟。 中國「現代轉向」的終極願景,是建構一個中國的現代性,換言之,即是一個中國的現代文明秩序。這個中國現代文明秩序,包括政治、經濟、倫理、審美等文明範疇。講到底,中國的「現代轉向」是一個從傳統的文明秩序轉為一個現代的文明秩序的歷史過程。 ——金耀基本書討論的是中國的現代化與現代性。作者的問題意識圍繞著中國現代性的建構而展開,論題包括中國、東亞與西方現代化模式的異同,香港、台灣的個案分析及其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全球化與現代化等。書中收入長篇新作〈中國現代化九講〉,以現代化的視角呈現從晚清到當下的中國歷史長卷。
- 憶述我「學術書寫」的一些經歷與迴響——「金耀基學術文集」自序
- 牛津版序
- 牛津增訂版序
-
中國「現代轉向」的漫長革命
-
中國文化傳統之性格
-
「制度化儒家」之解體
-
中國制度的現代化
-
西化與現代化
-
全球化與多元現代性
-
-
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歷史——提供一個理解中國百年來現代史的概念架構
-
現代化之含義、類別
-
中國現代化的歷史背景及其特徵
-
中國現代化運動之主角及「認同」與「變革」二觀念之消長
-
認同的重要與變革的本質之理解
-
- 「五四」與中國的現代化
-
現代化、現代性與中國的發展
-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
-
美國「現代化理論」與東亞的現代化
-
現代性、後現代主義與全球化
-
中國的發展與「另類現代性」
-
- 全球化、現代性與世界秩序
-
現代性、全球化與文化認同
-
一個全球現代化觀點
-
西方現代性與現代化
-
全球化與現代性本土化
-
多元現代性與文化認同
-
-
東亞「現代性」的探索與反思
-
東亞的現代化
-
現代化的困境
-
東亞現代化「困境」與反思
-
東亞「現代性」的意義與東亞模型
-
東亞的「現代轉向」
-
「現代的規範性理論」的思考
-
-
東亞另類現代性的興起
-
作為巨大轉型的現代化
-
現代性方案及其引起的新的爭論
-
文化轉向和多元的全球現代性
-
全球化和亞洲的另類現代性
-
- 台灣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文明秩序之探索
- 香港:華人社會最具現代性的城市
- 全球化、多元現代性和中國對新文明秩序的追尋
-
文化自覺、全球化與中國現代性之構建
-
文化自覺與中國百年現代化歷程
-
全球文化之多元性與多元現代性
-
全球化、文化自主性與中國現代文明秩序之構建
-
-
中國人與世界社會
-
中國人的新形象
-
二十一世紀是誰的世紀?
-
多元中心的世界結構
-
從馬列主義中突破
-
中國統一的天橋
-
中國傳統與世界文化
-
- 中國社會的轉型與轉型社會
- 中國「現代轉向」的終極願景
-
中國現代化九講—中國現代化的歷史之路
-
一、前言
-
二、中、西的會遇:天朝崩壞與現代化自強之發端
-
三、「天下秩序觀」與「世界秩序觀」的碰撞:「中心」與「邊陲」的易位
-
四、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歷史(1):中國現代化的三個層次與三個主旋律
-
五、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歷史(2):從北伐、抗日到國共內戰與兩岸分立
-
六、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歷史(3):毛澤東革命、建國到文化大革命
-
七、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歷史(4):鄧小平改革開放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
八、現代化與中國現代歷史(5):「現代性」的中國模式初現
-
九、文化自覺、全球化與中國的「現代文明」之建構
-
-
附錄
-
百年共和:人間正道是滄桑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