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有別於早期唯心論船山學、唯物論船山學,以及近代理學式船山學與心學式船山學,本書選擇以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來剖析船山學,確立其氣學之義理定位。兩端而一致之辯證思考源自船山易學乾坤並建之觀點,這樣的思考又開展出道器合一、理勢合一、理欲合一等重要內容,顯而易見,易學是船山學之核心,重中之重,理解船山絕不能繞開船山易學,所以本書欲透過對船山易學之建構,來體現船山學之特質與意義。
- 自序
-
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第二節 知人論事
-
一 生平
-
二 易與人生
-
-
-
第二章 方法論省思
-
第一節 傅偉勳先生之五謂詮釋
-
第二節 劉笑敢先生之詮釋與定向
-
一 區分之重要
-
二 定向之商榷
-
-
第三節 牟宗三先生之兩層存有論
-
一 無執與有執,一心開二門
-
二 作為一切原則的內聖之學
-
-
第四節 林安梧先生之存有三態論
-
小結
-
-
第三章 義理之定位
-
第一節 心學商榷
-
一 乾坤非體
-
二 宇宙一元
-
-
第二節 理學商榷
-
一 易之有別
-
二 理之有別
-
-
第三節 兩端相繼
-
第四節 道論為宗
-
一 氣之思維
-
二 歷史人性學哲學
-
三 兩端而一致
-
四 理氣合一、理欲合一、理勢合一
-
-
小結
-
-
第四章 易例原則
-
第一節 著述旨趣
-
第二節 〈乾〉〈坤〉並建
-
第三節 四聖一揆
-
第四節 〈彖〉〈爻〉一致
-
第五節 〈大象〉別立
-
第六節 卦主之尋
-
第七節 占學一理
-
小結
-
-
第五章 八卦之思想
-
第一節 論乾
-
一 《易》之源
-
二 道與天地
-
三 元、亨、利、貞
-
四 彖傳與象傳
-
五 六爻
-
六 文言傳
-
-
第二節 論坤
-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
二 六爻
-
三 文言傳
-
-
第三節 論坎
-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
二 六爻
-
三 外傳
-
-
第四節 論離
-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
二 六爻
-
三 外傳
-
-
第五節 論震
-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
二 六爻
-
三 外傳
-
-
第六節 論艮
-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
二 六爻
-
三 外傳
-
-
第七節 論巽
-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
二 六爻
-
三 外傳
-
-
第八節 論兌
-
一 彖辭、彖傳、大象傳
-
二 六爻
-
三 外傳
-
-
第九節 對比王弼、程頤
-
-
第六章 結論
-
一 方法論反省部份
-
二 義理定位部份
-
三 《易》例原則部份
-
四 八卦思想部份
-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