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清代學術思想史(下冊)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3/06/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6263439665
清代學術以開出考據學新高度及總結傳統舊學之姿,高峰屹立於我國學術史;然而對其思想發展,學界卻普遍持負面看法,如梁啟超、錢穆。或落在理學視野、或未能正視清代思想之獨立發展特色,更遑論肯定其創新思想理論的價值。
本書作者專研清代學術思想多年,對於清代學術持同情的理解,持信存在的合理性,肯定其思想價值,並深刻體認學術必須深蓄厚養,誠如荀子言「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該著約一百萬字,包括上、下冊三篇和附錄,分為二十六章。
第一篇 思想紛呈的清初學界
第二篇 共創乾嘉學術高峰的吳、皖、揚、浙學
第三篇 中葉以降從論學到議政的今文學流行與異調
【附錄】臺灣地區近五十年來哲學學門之「清代哲學」重要研究成果
該書之出版,得以一饗對清學有興趣的學者及社會大眾,也為清代學術思想流變作記,期使文化學術能夠更源遠流長。
本書作者專研清代學術思想多年,對於清代學術持同情的理解,持信存在的合理性,肯定其思想價值,並深刻體認學術必須深蓄厚養,誠如荀子言「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該著約一百萬字,包括上、下冊三篇和附錄,分為二十六章。
第一篇 思想紛呈的清初學界
第二篇 共創乾嘉學術高峰的吳、皖、揚、浙學
第三篇 中葉以降從論學到議政的今文學流行與異調
【附錄】臺灣地區近五十年來哲學學門之「清代哲學」重要研究成果
該書之出版,得以一饗對清學有興趣的學者及社會大眾,也為清代學術思想流變作記,期使文化學術能夠更源遠流長。
-
第二篇 共創乾嘉學術高峰的吳、皖、揚、浙學
-
拾參 乾嘉學術中堅的揚州學派(一):淩廷堪「以禮代理」的禮學建設
-
一、師儒蔚起的揚州學派
-
二、清儒從「理」到「禮」的經驗視域轉趨暨禮學發揚
-
三、淩廷堪「以『例』見義」的治《儀禮》門徑
-
四、淩廷堪從「考禮」到「習禮」的禮治理想發揚
-
五、結語
-
-
拾肆 乾嘉學術中堅的揚州學派(二):焦循以易入道的「趨利變通」觀
-
一、「比例為義」的易學方法論暨易例建立
-
二、以易入道的新義理學建設
-
三、結語
-
-
拾伍 乾嘉學術中堅的揚州學派(三):阮元的經學之功暨仁學重建
-
一、 從「經學復盛」到經部文獻之整理與保存──纂輯《皇清經解》、編刻《十三經注疏》及《校勘記》
-
二、對訓詁學方法論之補充
-
三、對乾嘉新義理學之推進
-
四、結語
-
-
拾陸 全祖望獨立時風的浙東史學精神
-
一、全祖望繾綣情深的浙東意識
-
二、《鮚埼亭集》忠義存心的南明書寫
-
三、崇文獻、重當代、貴專家的浙東史學精神
-
四、續成《宋元學案》之學術史纂輯
-
五、結語
-
-
拾柒 章學誠強調「專門」、「成家」的史學核心意識
-
一、以「專門」、「成家」突出於乾嘉時風外
-
二、以「史學專門」針砭學風的《文史通義》
-
三、以「專門」、「成家」為核心意識的史學理論
-
四、以修志自我實踐史學理論
-
五、結語
-
-
-
第三篇 中葉以降從論學到議政的今文學流行與異調
-
拾捌 常州學派與清代今文學
-
一、以漢學家法證成聖王理想的常州學派
-
二、常州學派的今文學意識萌芽
-
三、樹起清代今文學旗幟的劉逢祿
-
四、擴大清代今文學陣地的宋翔鳳
-
五、結語
-
-
拾玖 嘉道經世思潮下的今文學發展(一):龔自珍譏切時政的改革諍言
-
一、 清代公羊學發揚微言大義的「經例闡發/援經議政」兩種途徑
-
二、龔自珍的古文興趣和以經論政的今文發揮
-
三、龔自珍突出人才思想的尊史主張
-
四、結語
-
-
貳拾 嘉道經世思潮下的今文學發展(二):魏源突破儒學傳統經典視野的維新思想
-
一、融入社會視野的「微言大義」與今文學門戶樹立
-
二、開啟國際視野的史地編纂與改革主張
-
三、兼重諸子之跨出儒家思想涯岸
-
四、結語
-
-
貳拾壹 清代的崇禮思想與晚清「禮、理合一」的經世禮學
-
一、清代禮學在我國禮學史的基調與演變
-
二、清代禮學蓬勃發展的歷史情境及顯題化
-
三、晚清的經世禮學及家派
-
四、結語
-
-
貳拾貳 凸顯「致用」理想的晚清諸子學思潮
-
一、實證方法論和諸子學復興的關係
-
二、從「通經致用」到「明道致用」的晚清諸子學思潮
-
三、結語
-
-
貳拾參 康有為返本開新的維新思想
-
一、康有為維新思想對傳統儒學的繼承援用與轉化
-
二、康有為返本開新的維新思想要義
-
三、康有為對疑古風氣的影響
-
四、結語
-
-
貳拾肆 章太炎真俗交融的儒、釋、道思想辯證
-
一、以「致用」為「體」的求是、致用兩重關懷
-
二、以「求是」為「用」之儒、釋、道思想辯證
-
三、「體用一如」之儒、釋、道思想會通
-
四、結語
-
-
貳拾伍 啟蒙思想家嚴復「妙用微權」之中西思想會通
-
一、以譯為著
-
二、陶鑄各家以成一己之天演觀
-
三、強調善群倫理的中國式自由觀
-
四、結語
-
-
貳拾陸 維新宣傳家梁啟超提昇文化力的「新民」說
-
一、以改造國民性為革新第一急務的「新民」思想
-
二、以「道德進步論」演繹進化論
-
三、以復興諸子學啟蒙思想
-
四、以佛教激發「心力」的宗教救國主張
-
五、結語
-
-
- 接下來呢?──代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