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一般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分界,此前的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此后的称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似乎发展到晚清就结束了,现代的文学理论批评都是从外国借来的。到底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传统与现代之间是不是断裂的关系?“五四”以后的新文学理论是否完全是外来的?传统与近现代文论存在怎样的“通”与“变”的关系?本书以翔实的文献梳理、材料解读和理论阐释,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将自先秦至1949年的文学理论批评作古今贯通式的研究,阐释传统文论的发生、发展,以及向近现代的演变和新生。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导 论
-
第一编 文论的源头
-
第一章 儒家文论的奠基
-
第一节 “文学”与“文章”
-
第二节 “诗言志”与孔子论诗
-
第三节 “赋诗言志”和“以意逆志”
-
第四节 儒家乐论的文艺思想
-
第五节 《毛诗序》与儒家诗论的确立
-
-
第二章 老、庄思想的文论启悟
-
第一节 道与言
-
第二节 道与技
-
-
第三章 文人精神与“骚怨”传统
-
第一节 发愤以抒情
-
第二节 依经论骚
-
第三节 汉魏六朝的赋论
-
-
-
第二编 文论的自觉
-
第四章 文士、文体、文集与文论
-
第一节 文士和程器
-
第二节 文体与文集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论著作
-
-
第五章 诗文理论批评的自觉
-
第一节 诗文审美特征论
-
第二节 诗文创作论
-
第三节 诗文功用论、鉴赏论和历史观
-
-
-
第三编 分体文论的发展
-
第六章 诗歌理论批评
-
第一节 兴寄、讽喻与意境
-
第二节 从“缘情”向“尚意”的诗学转向
-
第三节 活法与妙悟
-
第四节 兴趣、格调与神韵
-
第五节 尊宋诗学的崛起
-
-
第七章 词学理论批评
-
第一节 宋代的词论
-
第二节 明清的词论
-
-
第八章 文章理论批评
-
第一节 骈散论
-
第二节 文与道
-
第三节 “辞达”和“义法”
-
-
第九章 小说理论批评
-
第一节 文言小说理论批评
-
第二节 通俗小说之外论
-
第三节 通俗小说之内观
-
第四节 小说名著的评点
-
-
第十章 戏曲理论批评
-
第一节 优戏、杂剧、传奇和花部
-
第二节 情感、本色、人物和结构
-
-
-
第四编 文论的转型与新生
-
第十一章 文学理论批评的近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从性灵论到“人的文学”
-
第二节 晚清的经世思想与文学界革命
-
第三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
第四节 从保存国粹到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
第五节 纯文学观的中国化
-
-
第十二章 现代分体文学理论批评
-
第一节 诗学的现代转型与探索
-
第二节 词的解放与新乐歌的创建
-
第三节 文章理论的古今演变
-
第四节 小说理论的变与通
-
第五节 旧戏现代化与话剧民族化
-
-
- 结语 文道论的现代提升
- 主要参考文献
- 修订版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