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古代文论专题讲读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28181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书名暂拟为《中国古代文论专题讲读》,是针对中文专业本科生而撰著的古代文论读本。本书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古代文论的核心论题进行专题式分析,转化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吸收学界新近成果,在具备学术性的同时,让学生(读者)了解相关研究动态,加深对传统文论的理解。二是有效融合文论主题的梳理和文论作品的讲读。文论选偏重作品的注解而短于理论思想的梳理,文论史偏重理论思想的梳理而短于作品的深入解读。本书则将经典作品的分析融合到相应的主题脉络当中,对文论作品的讲读重点不在于字词的解释,而在于考察文论作品的话语构成和意脉的流动,即解决“作者为何这样写”这个问题,进而指示一种文本细读的方法。以下是暂拟的目录,目前只完成了一部分,后面可能会再增加一到两章。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目录
  • 绪论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对象与内容
  • 第一章 “文”的思想内涵与特质
    • 一 从文学史书写看“文学”观念之变迁
    • 二 “文”的内涵与思想特质
    • 三 先秦两汉“文”“文章”“文学”的含义及演变
    • 四 同构思维与象天法地
    • 五 同构思维下古代文论的生命之喻
  • 第二章 “诗”的思想内涵与诗教观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先秦“诗”的意义与功用
    • 三 《毛诗大序》与儒家诗学观念
    • 四 儒家诗教观的影响例说
  • 第三章 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 一 “以意逆志”说的提出及含义
    • 二 知人论世的提出及运用
    • 三 “知人论世”背后的思想观念
    • 四 “知人论世”的优点与问题
    • 五 作者权威与诗无达诂
  • 第四章 “言”“象”“意”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
    • 一 立象以尽意:卦与文字
    • 二 《庄子》中的“言”“意”“道”
    • 三 魏晋时期的言意观
    • 四 文学思想领域的“言”“象”“意”
  • 第五章 “脉”与中国古代文论
    • 一 “脉”意涵的产生与演变
    • 二 古代文论中“脉”之引入及早期运用
    • 三 文论中“脉”范畴的多层面衍生
    • 四 “脉”与古代文学创作论例说
    • 五 从“脉”看古代文论范畴的模糊性和开放性
  • 第六章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及相关话题
    • 一 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立论背景
    • 二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文本解读
    • 三 “穷苦之言易好”“穷而后工”文本解读
    • 四 诗能达人与穷而自信
  • 第七章 曹丕《典论·论文》
    • 一 《典论》的成书及流传
    • 二 《典论·论文》文本解读一:文人相轻
    • 三 《典论·论文》文本解读二:评论七子
    • 四 《典论·论文》文本解读三:四科八体
    • 五 《典论·论文》文本解读四:文气说
    • 六 《典论·论文》文本解读五:文章价值观
  • 第八章 刘勰《文心雕龙》
    • 一 刘勰生平及《文心雕龙》的写作与传播
    • 二 《文心雕龙·序志》文本解读
    • 三 《文心雕龙·原道》文本解读
    • 四 《文心雕龙·神思》文本解读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