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如何在充滿毒性物質的環境中健康生活?
是現代人面臨最大挑戰,也是不得不正視的課題。
繼《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之後,鑽研農藥、化學物的權威專家顏瑞泓教授,再次引導你從認識「毒」的意義切入,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暴露來源與接觸途徑,進而從法規、業者的做法、消費者的因應等方向去了解這些可能的風險,經由讓自己可以識毒、知毒,進而能做到避毒、減毒。
※ ※ ※
救人的藥也可能是要命的毒,
聰明面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才是安全實惠的保健之道
#「天然即無毒」是錯誤的印象
# 劑量決定毒性,先確定量再說
# 培養識毒能力,政府網站資料全都露
# 常用毒性專有名詞一次理解
毒 無孔不入,存在我們的生活空間,從口食入、從鼻吸入、皮膚接觸,不可能完全零暴露。你,害怕嗎?
看完本書
▌了解毒的定義,學會判斷危害性。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毒性物質。
▌熟悉法規如何規定、政府如何檢測,我們該如何預防。
▌覺悟沒有無毒生活,只有正視威脅,積極避毒。
「一個化學物,毒或是不毒,好或不好,取決於『量』,而非『來源』是天然或人工製造。」書中一一舉例,讓人豁然開朗!徹底明白「毒是何物」,就能趨吉避凶,避免因毒而傷害身體;也能判斷傳言真假,不再聞毒色變。
【內容特色】
本書有清楚易讀的圖文編排,專業的內容,詳實的知識,一眼秒懂的資訊圖表,並在最後單元回覆破解網路傳言,為消費者釐清有關「生活中的毒」各種健康風險疑慮,是一本具有必要性及實用性的五星級知識保健書。
是現代人面臨最大挑戰,也是不得不正視的課題。
繼《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之後,鑽研農藥、化學物的權威專家顏瑞泓教授,再次引導你從認識「毒」的意義切入,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暴露來源與接觸途徑,進而從法規、業者的做法、消費者的因應等方向去了解這些可能的風險,經由讓自己可以識毒、知毒,進而能做到避毒、減毒。
※ ※ ※
救人的藥也可能是要命的毒,
聰明面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才是安全實惠的保健之道
#「天然即無毒」是錯誤的印象
# 劑量決定毒性,先確定量再說
# 培養識毒能力,政府網站資料全都露
# 常用毒性專有名詞一次理解
毒 無孔不入,存在我們的生活空間,從口食入、從鼻吸入、皮膚接觸,不可能完全零暴露。你,害怕嗎?
看完本書
▌了解毒的定義,學會判斷危害性。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毒性物質。
▌熟悉法規如何規定、政府如何檢測,我們該如何預防。
▌覺悟沒有無毒生活,只有正視威脅,積極避毒。
「一個化學物,毒或是不毒,好或不好,取決於『量』,而非『來源』是天然或人工製造。」書中一一舉例,讓人豁然開朗!徹底明白「毒是何物」,就能趨吉避凶,避免因毒而傷害身體;也能判斷傳言真假,不再聞毒色變。
【內容特色】
本書有清楚易讀的圖文編排,專業的內容,詳實的知識,一眼秒懂的資訊圖表,並在最後單元回覆破解網路傳言,為消費者釐清有關「生活中的毒」各種健康風險疑慮,是一本具有必要性及實用性的五星級知識保健書。
- 推薦序│掌握正確資訊,守護全家人健康
- 前言│因「毒」憂慮,為「毒」愁?
- PART 1 問世間毒是何物?直教人擔心不已
-
Chapter 1 化學物質總是毒的迷思
-
1.認識毒性
-
2.認識化學物質的危險性
-
3.何謂毒性化學物質
-
4.毒性物質與毒化物的關係
-
-
Chapter 2 天然ㄟ尚好嗎!?
-
5.礦物:天然卻有毒性或未淨化無法食用
-
6.微生物:天然的,有好有壞
-
7.植物:是藥更是毒,使用要小心
-
-
Chapter 3 天然與人工化學物比一比
-
8.人工合成化學物,安全性有時更高
-
- PART 2 由口而入的毒
-
Chapter 4 天然蔬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材
-
9.農藥:一定要毫無殘留零檢出嗎?
-
10.重金屬為何會汙染農作物?
-
11.發芽後就有毒嗎?
-
12.被真菌毒素汙染的五穀雜糧
-
-
Chapter 5 肉類與海產類
-
13.需要擔心動物用了哪些藥嗎?
-
14.動物性食材中竟驗出農藥?
-
15.吃完立刻又吐又拉,兇手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
16.水中游的魚兒也有毒物殘留?
-
17.吃河豚和貝類竟是大冒險?
-
18.生食海產很容易遇到腸炎弧菌!
-
19.不是過敏,是組織胺中毒
-
20.只要保持衛生就能對抗的桿菌家族!
-
-
Chapter 6 加工食品
-
21.食品添加物是必要之惡?
-
22.防腐劑惹了什麼禍?
-
23.肉毒桿菌致命率第一
-
-
Chapter 7 非傳統食材
-
24.退火青草茶到底能喝不能喝?
-
25.健康食材多吃更好?
-
-
Chapter 8 食器與包裝
-
26.食器塑化劑溶出問題
-
27.紙容器也有塑化劑溶出?
-
28.免洗筷要注意殺菌漂白劑
-
29.洗碗精干擾內分泌?
-
30.食物可以直接用清潔消毒劑嗎?
-
-
Chapter 9 烹調與食用過程
-
31.高溫可以消毒,也會產生有害化學變化!
-
32.廚房油煙竟是致癌因素!?
-
33.隔夜菜是微生物的溫床
-
34.食物真的會相剋中毒嗎?
-
- PART 3 與身體接觸吸收的毒
-
Chapter 10 衣物是最親近的暴露
-
35.衣物材質會誘發過敏
-
36.衣物鮮豔色澤靠重金屬?
-
37.洗衣精越單純越好
-
38.漂白劑不可隨興混用
-
39.貼身衣物避免用乾洗!
-
40.化粧品裡花樣多!
-
- PART 4 環境中的有毒物質
-
Chapter 11 無法暫時停止呼吸怎麼辦?
-
41.慢慢危害健康的甲醛
-
42.木材裡有防腐劑?
-
43.油漆的選用關係室內空氣品質
-
44.殺蟲劑是農藥?
-
45.難以避免的空氣汙染
-
- PART 5 毒物魅影,流言破解
- 結語│毒害?毒駭?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