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980年代世界經濟發展從自由化進入全球化,席捲幾乎所有國家。
在全球化過程中,若干新興國家崛起,經濟快速成長,改變了世界經濟版圖。最顯著的例子是中國,目前已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結合東亞國家,與北美、西歐鼎足而三,臺灣應「維持分離而敗,抑開放疆界而贏?」
全球化改變了物價變動的方向,商品價格膨脹緩和,導致各國貨幣政策寬鬆,利率降低,資產價格膨脹惡化,引起世界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全球化也使世界勞動市場供給增加,工資下降,所得分配趨於不均。
全世界參與經濟成長,使資源日趨耗竭,氣候變遷日愈惡化,終將難以為繼。這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就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
作者簡介:
孫震
臺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經濟學博士;歷任臺大經濟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灣大學校長,國防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元智大學遠東經濟講座教授;現為臺大名譽教授、元智大學名譽講座。
2000年以來著作有《臺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2001)、《臺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2003)、《人生在世》(2003)、《時還讀我書》(2003)、《理當如此─企業永續經營之道》(2004)、《經濟發展的倫理基礎》(2006)、《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2007)、《人生的探索與選擇》(2007)與《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2009)等書。
在全球化過程中,若干新興國家崛起,經濟快速成長,改變了世界經濟版圖。最顯著的例子是中國,目前已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結合東亞國家,與北美、西歐鼎足而三,臺灣應「維持分離而敗,抑開放疆界而贏?」
全球化改變了物價變動的方向,商品價格膨脹緩和,導致各國貨幣政策寬鬆,利率降低,資產價格膨脹惡化,引起世界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全球化也使世界勞動市場供給增加,工資下降,所得分配趨於不均。
全世界參與經濟成長,使資源日趨耗竭,氣候變遷日愈惡化,終將難以為繼。這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就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
作者簡介:
孫震
臺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經濟學博士;歷任臺大經濟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灣大學校長,國防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元智大學遠東經濟講座教授;現為臺大名譽教授、元智大學名譽講座。
2000年以來著作有《臺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2001)、《臺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2003)、《人生在世》(2003)、《時還讀我書》(2003)、《理當如此─企業永續經營之道》(2004)、《經濟發展的倫理基礎》(2006)、《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2007)、《人生的探索與選擇》(2007)與《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2009)等書。
- 自序
-
第一篇 世界經濟與兩岸經貿發展
-
金融海嘯、超額貨幣與世界經濟失衡
-
世界經濟新版圖與兩岸關係
-
東亞區域經濟發展新形勢與臺灣的選擇
-
「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與兩岸經貿關係
-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與兩岸經濟發展
-
-
第二篇 臺灣的發展經驗與檢討
-
臺灣經濟自由化的經驗與檢討
-
經濟自由化、產業科技化——蔣經國時代臺灣經濟的成長與轉變
-
臺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
-
-
第三篇 儒家思想與幸福人生
-
經濟發展與民生樂利
-
儒家思想、經濟成長與幸福人生
-
儒家思想與現代經濟成長
-
朱子家禮與現代社會倫理
-
儒家思想與現代倫理
-
社會信任與社會資本——從傳統到現代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