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商業爭霸:美國能夠動用全球經濟指揮權封鎖中國?

出版日期
2025/08/2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58952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重磅推薦美國財政部現任政策分析師與頂尖政治學者的聯手建言一本翻轉你對美中競爭基本認知的關鍵傑作打破對中國崛起的迷思,揭露美國真正強大的經濟武器! 美國與中國的競爭,真的已經「勢均力敵」了嗎? 中美競爭的核心,是軍事?還是科技? 還是……誰能真正控制全球經濟的節奏?   這是理解全球經濟與中美關係不可或缺的一本書。 ──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晶片戰爭》作者美國財政部現任政策分析師與政治學者班.瓦格爾與史蒂芬.布魯克斯,向我們顯示了一個被忽視卻極其關鍵的事實:全球經濟的指揮權,仍牢牢掌握在美國及其盟友手中。   他們從全球兩千大企業的獲利數據出發,層層揭開一個核心真相:   ◆美國與盟國掌控全球八成高科技產業利潤   ◆中國的GDP與創新實力,實際被嚴重高估   ◆中國的經濟報復手段──其實遠比你想的「溫和」   ◆若爆發戰爭,美國封鎖中國的能力遠超想像,中國將承受5到11倍的經濟重創這不是一本危言聳聽的地緣政治評論,而是建立在翔實數據、產業結構與模型分析之上的深度解剖。它讓你明白:   真正的力量,不在GDP數字,而在「誰控制了全球的關鍵企業與技術」。 ●不是GDP,而是「誰擁有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   許多分析以GDP數字為基礎,誤以為中國的經濟已與美國並駕齊驅。但作者指出:在這個由跨國企業組成的全球供應鏈世界中,真正的經濟實力來自「控制權」,而非「產出量」。    ●中國實力,其實被嚴重高估中國的經濟發展看似迅猛,但這是一種「表面繁榮」,背後存在嚴重扭曲與泡沫,本書透過縝密分析直言:中國是一個「虛有其表的強權」。 ●美國的經濟之劍,早已揮過一次又一次   ◆2018年,美國封殺福建晉華,中國最先進的記憶體廠被迫停產,幾乎消失。   ◆2020年,美國制裁華為,短短三年,市占率從全球第二跌至邊緣。   ◆2022年,美國聯合荷蘭、日本、南韓,限制中國半導體設備取得權,中國晶片產業被迫「原地踏步」。   這些行動的共通點是:美國並不是靠「自己生產」打擊中國,而是靠「聯盟商業網路」切斷中國的產業命脈。為什麼中國沒辦法強力反擊?因為它根本沒有多少可以武器化的經濟槓桿。 ●如果戰爭爆發,美國能對中國造成什麼樣的經濟打擊?   本書最具爭議、但也最具啟發性的章節,來自一個問題:如果台海戰爭爆發,美國是否真的有能力對中國進行「全面經濟封鎖」?兩位作者建立了6種戰時情境模型,並運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與世界銀行數據進行模擬,結果驚人:   ◆中國的短期經濟損失將是美國的5至11倍。   ◆長期而言,中國經濟增長軌道將「永久下修」。   ◆如果美國單方面封鎖,中國損失較小;但若美國聯合盟國共同封鎖,中國將面臨幾乎無法復原的結構性重創。   而這一切的根源,不是因為中國太弱,而是因為:美國與盟國控制了全球商業的關鍵節點。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