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椅子戲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椅子戲是國際著名設計師劉小康結合藝術與設計甚至商業的設計歷程,呈現了不同時代中國內地與香港的議題與文化。1985年,劉小康首次以椅子作為創作元素,海報裏一半英式一半中式的古董椅子上坐着一個樣子無奈的人,乃中英劇團戲劇作品「我係香港人」,藉由一張椅子,引伸出身份認同、中西文化等深邃議題。
在創作了數張以椅子為元素的海報後,椅子這題材更進入了三維的立體空間,成為了許許多多劉小康創作的公共藝術雕塑。後來椅子戲探討的議題更趨多樣化,包括男女與陰陽、團結與分裂、城市與消費,這些作品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設計或藝術展覽中登場,當中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日本,德國,意大利及荷蘭等地。及後再進一步,劉小康將椅子戲發展為商品,甚至與時尚、珠寶、家具等產業結合,置藝術創作與商品設計於同一熔爐,煉就與別不同的跨界創作路。本書呈現了劉小康這一設計歷程。
目錄
序 與友人的創意交流——劉小康
章節1
椅子戲決定設計——劉小康
章節2
在我們年代中的尋求——鄧海超
椅子的象徵意義——劉小康
章節3
設計與藝術之間——谷川真美
與日本文化的淵源——劉小康
章節4
劉小康的設計——韓志勳
那個年代的思維模式——劉小康
章節5
劉小康的椅子——張志凱
人形的出現與消失——劉小康
章節6
騙徒劉小康——梁文道
什麼決定設計——梁文道
最重要的創作主題——劉小康
章節7
站卧之間——陳育強
從坐姿看意識——劉小康
章節8
椅子裏的小康——朱小杰
15 年的「椅子情」——劉小康
後記
回顧創作初心——劉小康
在創作了數張以椅子為元素的海報後,椅子這題材更進入了三維的立體空間,成為了許許多多劉小康創作的公共藝術雕塑。後來椅子戲探討的議題更趨多樣化,包括男女與陰陽、團結與分裂、城市與消費,這些作品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設計或藝術展覽中登場,當中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日本,德國,意大利及荷蘭等地。及後再進一步,劉小康將椅子戲發展為商品,甚至與時尚、珠寶、家具等產業結合,置藝術創作與商品設計於同一熔爐,煉就與別不同的跨界創作路。本書呈現了劉小康這一設計歷程。
目錄
序 與友人的創意交流——劉小康
章節1
椅子戲決定設計——劉小康
章節2
在我們年代中的尋求——鄧海超
椅子的象徵意義——劉小康
章節3
設計與藝術之間——谷川真美
與日本文化的淵源——劉小康
章節4
劉小康的設計——韓志勳
那個年代的思維模式——劉小康
章節5
劉小康的椅子——張志凱
人形的出現與消失——劉小康
章節6
騙徒劉小康——梁文道
什麼決定設計——梁文道
最重要的創作主題——劉小康
章節7
站卧之間——陳育強
從坐姿看意識——劉小康
章節8
椅子裏的小康——朱小杰
15 年的「椅子情」——劉小康
後記
回顧創作初心——劉小康
-
Preface 序
-
與友人的創意交流 劉小康
-
-
Chapter 章節1
-
椅子戲決定設計 劉小康
-
-
Chapter 章節2
-
在我們年代中的尋求 鄧海超
-
椅子的象徵意義 劉小康
-
-
Chapter 章節3
-
設計與藝術之間 谷川真美
-
與日本文化的淵源 劉小康
-
-
Chapter 章節4
-
劉小康的設計 韓志勳
-
那個年代的思維模式 劉小康
-
-
Chapter 章節5
-
劉小康的椅子 張志凱
-
人形的出現與消失 劉小康
-
-
Chapter 章節6
-
「騙徒」劉小康 梁文道
-
什麼決定設計 梁文道
-
最重要的創作主題 劉小康
-
-
Chapter 章節7
-
站卧之間 陳育強
-
從坐姿看意識 劉小康
-
-
Chapter 章節8
-
椅子裏的小康 朱小杰
-
15年的「椅子情」 劉小康
-
-
Epilogue 後記
-
回顧創作初心 劉小康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