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德國幼兒園的玩具極簡運動:買得多不如選得巧!玩具愈簡單,愈能玩出無限創造力!

出版日期
2022/01/2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84617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玩具不收!遊戲間總是亂得像戰場?
✓孩子不滿足!想要的玩具永遠少一樣?
✓不懂玩!沒大人陪,孩子不會自己玩?

  德國幼兒園教學長教你:
  買得多不如選得巧!
  玩具愈簡單,愈能玩出無限創造力!

  玩具愈多,孩子未來成癮的可能性愈高;玩具極簡,才能啟動孩子的想像超能力!現任德國幼兒園教學長,執教超過15年的經驗大公開,從具體的玩具選購、玩法,甚至分享德國最盛行的「無玩具運動」經驗,一一解惑父母最頭痛的問題:

  【煩惱1】玩具款式日新月異,到底哪種比較好?
  作者針對0~6歲幼兒發展需求撰寫的「精選玩具選購指南」,
  讓家長精準購買不失手 ,用好玩具刺激嬰幼兒感官發展、
  促進1~3歲的手眼協調能力、發展4~6歲的社交技能!

  【煩惱2】孩子看到玩具非買不可,每種玩具都「想要」!
  過量玩具會讓孩子過度依賴物質、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外在標準,甚至有成癮可能!
  了解德國家長與幼兒園的「惜物」精神與做法,用少量玩具創造豐富童年。

  【煩惱3】不專心!一件玩具在手,孩子卻無法專注玩上10分鐘
  這代表孩子的專注力已經嚴重超載!
  建議爸媽先給予孩子簡單的任務目標,用成就感逐步延長孩子的遊戲續航力。

  以上煩惱都是「玩具過量」的警訊,若出現任何相同情況,
  請立即跟著幼教專家建立孩子的「玩具極簡計畫」!

  Q1.「玩具極簡運動」的目標是什麼?為何在德國掀起熱潮?
  →德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便是培養獨立、自信的孩子,
  玩具極簡能訓練孩子與挫折感、無聊感正面對決,
  不借外力來排解情緒、解決問題,做自己情緒的小主人!

  Q2. 如果幼兒園少了玩具,孩子會不會哭喊著「不想上學」?
  →並不會!根據德國幼兒園的實務經驗,
  在「無玩具月」實施期間會放寬更多常規限制,
  例如讓孩子能自由移動桌椅來改變遊戲空間、執行大型遊戲計畫,
  所以玩樂的開心指數不減,孩子們每天都開心期待上學!

  Q3. 「玩具極簡」到底要多徹底?連玩偶、畫筆都要禁止嗎?
  玩具極簡並不是要強迫孩子跟心愛的玩具分離,
  而是提供一個環境,讓孩子找到更多遊戲的可能。
  建議大人們先跟大孩子討論「玩具的休息名單」,
  用「共識」取代玩具消失的「被剝奪感」。

本書特色

  {1} 「0~6歲玩具選購指南」協助爸媽挑選耐玩、好玩,且有益孩子身心發展的好玩具!

  {2} 結合理論與實證研究剖析「玩具過多」的教養壞處,以及提出如何引導孩子進入「深層遊戲」狀態的方法,找回孩子專注力、激發創造力。

  {3} 公開德國幼兒園「無玩具運動」的第一手觀察紀錄!從德國幼兒的實際反應,證明「玩具極簡」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 【作者序】用少量玩具深化玩樂的內功,錘鍊不怕逆境的生命韌性
  • 【PART 1 玩具太多的壞處:小小孩也需要玩具斷捨離?】
  • 為什麼孩子需要玩具?—溫暖陪伴與推進學習,是玩具的天職!
  • 爸媽的強大應援團!心愛玩偶上陣代打,緩和幼兒的焦慮不安
  • 嬰兒娃娃照顧遊戲,讓孩子學會如何當哥哥、姊姊
  • 嬰兒娃娃是孩子們最好的啟蒙教師
  • ①認知能力
  • ②語言能力
  • ③ 情緒同理能力
  • ④當哥哥姊姊的見習體驗
  • 成癮注意!失控的節日禮物清單—想要就買的消費文化,易養成永不滿足的孩子
  • 無節制的禮物轟炸,是親手為孩子埋下成癮行為的惡之種子
  • 【德國老師經驗談】0~6歲的四大禮物挑選準則
  • 【0~2歲孩子玩具挑選指南】
  • 【2~3歲孩子玩具挑選指南】
  • 【3~4歲孩子玩具挑選指南】
  • 【5~6歲孩子玩具挑選指南】
  • 家長停看聽!玩具太多的警訊—不會玩+不懂玩=不好玩,別讓多餘玩具侵蝕孩子專注力
  • 將選擇的力氣留給創意揮灑,精簡玩具選項更能激發新意
  • 【德國老師經驗談】戳戳咬咬並不夠,有進一步的遊戲構思才算懂玩!
  • 案例1:奧斯卡的動物園奇觀
  • 案例2:里歐的拼圖學習歷程
  • 玩具太多的兩大警訊,必要時刻大人須出手撥亂反正
  • 警訊1:每樣玩具都玩不超過十分鐘
  • 警訊2:手邊沒有玩具就不會玩,但有了玩具也沒辦法一人獨玩
  • 快樂,不一定跟物質畫上等號—玩具不是唯一獎勵方式,零成本的鼓勵更能活化學習動機
  • 速效的外在獎勵,真面目是侵蝕孩子自主性的猛烈毒藥
  • 【德國老師經驗談】本分之事不用獎勵,成就感就是無副作用的最佳獎賞
  • 寧可慢學,也不要孩子到最後厭學
  • 【德國老師經驗談】2~3歲小小孩的如廁訓練
  • 【德國老師經驗談】6歲以上要練習自己寫作業
  • 步驟1:暫時收回求救發問卡,逐步拉長孩子的自我奮鬥時間
  • 步驟2:容許錯誤和瑕疵,大人只需肯定「獨自完成」的部分
  • 【PART 2 用少量玩具營造正向遊樂世界:0~6歲的玩具選購指南】
  • 玩具不插電,玩樂續航力反而更持久!—電子玩具易壞又容易喪失新鮮感,不如簡單玩具聰明
  • 聲光遊戲的兩難:爸媽的片刻安寧vs.孩子的主動性&語言發展
  • 來自孩子腦中的聲光效果,最無害也最厲害!
  • 注意1:多功能的聲光玩具,讓孩子成為被動的觀看者
  • 注意2:電子玩具無法取代真實體驗
  • 注意3:購買電子玩具前,應先考慮是否有可替代的同類型玩具
  • 0~1歲的玩具選購指南—玩具何時初登場?新生寶寶的探索與發現
  • 0~3個月挑選重點刺激聽覺
  • 【6個月~1歲挑選重點】五感強化,訓練軀幹肌
  • 功能1:促進孩子手指動作的協調性
  • 功能2:發展空間感
  • 功能3:增強軀幹穩定性
  • 【兒科醫師經驗談】0~1歲寶寶的哄兒神器,是日常生活中的紙盒、襪子、塑膠袋
  • 1~3歲的玩具選購指南—強化大小肌肉與手眼協調能力,玩中學的進行式
  • 1~3歲的發展重點
  • 重點1:動作發展
  • 重點2:認知發展
  • 重點3:社交發展
  • 1~3歲的玩具推薦
  • 推薦1:移動時會發出聲響的拖拉玩具
  • 推薦2:樂高玩具
  • 推薦2:動物組合、汽車組合
  • 幼兒園幼幼班必備的大型玩具設施
  • 推薦1:皮克勒三角攀爬梯
  • 推薦2:大型軟墊積木組合
  • 4~6歲的玩具選購指南—獨樂樂到眾樂樂的進化玩法,社交能力大躍進!
  • 4~6歲的發展重點
  • 重點1:動作發展
  • 重點2:認知發展
  • 重點3:社交發展
  • 幼兒園中大班必備的大型玩具設施
  • 推薦1:開放式玩具廚房
  • 推薦2:扮裝衣櫃&大舞台
  • 【PART 3 玩具無罪,快樂有理!:發揮玩具的正確影響力】
  • 不只是遊戲,玩具教會孩子的重要課題—「愛物惜物」的第一課,就從珍惜玩具開始
  • 【德國老師經驗談】食物和玩具都不能過度,適度的飢餓訓練可以防止厭棄心態
  • 【德國父母經驗談】爸爸的玩具變成孩子的玩具,成為最佳的身教典範
  • 【德國父母經驗談】使用舊品或瑕疵品並不丟臉,反而讓愛永續
  • 打破玩具世界的僵化性別成見—男孩不必逞勇,女孩不必溫順,孩子的未來樣貌有更多可能
  • 摘除玩具的性別標籤,別用偏見扼殺孩子的天生氣質與潛力
  • 讓孩子自由定義自己的樣貌,女生也有不想當公主的權利
  • 玩具槍會把小天使變成壞小子?—戰鬥型玩具的使用準則,正確引導孩子對勇氣力量的渴望
  • 喜歡玩具武器就是熱愛暴力?其實孩子是想展現他的勇氣!
  • 【德國老師經驗談】杜絕逼真玩具武器以防混淆,為孩子築起想像與現實間的防線
  • 幼兒園不是雜物間,別讓過多的教室裝飾占地為王—混亂的空間讓孩子情緒煩躁,降低學習效能
  • 德國幼兒園的禪式風格,打造專心學習、深度玩樂的空間
  • 【德國老師經驗談】別把教室布置成大賣場,小小孩更加需要簡約環境
  • 自己的玩具自己做,每次DIY都是創意的實踐練習!—創意來自錯誤失敗的累積,偶爾迷路反而巧遇新發現
  • 沒有範本的親子創意燈籠,酷炫不是第一,快樂才是重點!
  • 【德國老師經驗談】幼兒園的分齡DIY活動
  • 【1~3歲的手作推薦】自製黏土
  • 【4~6歲的手作推薦】晒衣夾動物
  • 別阻止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就算碰壁,也會成為未來的養分
  • 【PART 4 德國幼兒園的無玩具實況轉播:「少即是多」—玩樂哲學的究極實踐】
  • 什麼是無玩具運動?為何在德國幼兒園掀起風潮?—捱過無聊的孩子更能放大生命的樂趣,失序中重建規矩
  • 【德國老師經驗談】無玩具不僅是淨空玩具,更是讓孩子從空白建立秩序的契機
  • 以彈性作息交換玩具,給孩子充分的適應期習慣無玩具的日常
  • 淨空玩具不是老師說了算,還得先過家長這一關!—親師合作無間,才能拓展「無玩具」的最大可能
  • 【德國老師經驗談】讓成人都瘋玩的「無玩具體驗」,是最強而有力的說服!
  • 「無玩具月」的親師討論時間,爭取親密戰友的最大支持!
  • 陪孩子做好情緒暖身操,歡送玩具去度假—「無玩具」不是懲罰,與孩子共謀一場快樂的遊戲大實驗
  • 以共識取代失去玩具的被剝奪感,事前與孩子討論很重要
  • 「有捨」也要「有得」,給孩子放寬常規限制的蜜糖交易
  • 「無玩具月」新鮮開跑—老師也要跟著玩具一起隱形,讓孩子重掌玩樂主導權
  • 跟玩具說莎喲娜拉!直擊孩子們無中生有的創意大玩法
  • 場景1:「紙箱號公車」出發啦!
  • 場景2:躲在桌子毛毯下的「地心歷險」
  • 場景3:來場優雅從容的木塊下午茶
  • 場景4:敲敲咚咚,衛生紙捲筒變身!
  • 從「指導者」退位的老師們,請成為孩子身邊的透明守護者
  • 衝突冒犯不可避免,但請放手讓孩子學習自行溝通排解
  • 戶外玩耍不停擺,探險樂趣大升級!—學習放大「發現」的樂趣,大自然就是最寬闊的遊樂場
  • 少了玩具,其實是把探索的時間跟好奇心歸還孩子
  • 為「發現的樂趣」加值,沿途發現的寶物都昇華為創作素材
  • 無玩具月的成果發表會—學習放手但不是放生,混亂中的成長更需要大人的守望陪伴
  • 「無聊」是一種鍛鍊,暫別玩具反而讓孩子從小事發現快樂
  • 大小孩子的反應差異:攜手執行大計畫vs.模仿彼此互學互樂
  • 【幼幼班】小小孩喜歡互相模仿、把玩素材本身建立認知
  • 【中大班】男生女生一起玩,拓展玩耍人際圈
  • 發呆也沒有關係,無所事事就是人類最天然的抗壓機制
  • 成為孩子的燈塔,不過度干涉,但要讓孩子知道你一直都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