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儒家思想與21世紀的對話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45298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贊助的《儒家思想的21世紀新意義》研究計畫(2019.8.1-2022.7.31)第1年度之研究成果。本計畫共包括13項子計畫,主持人包括海峽兩岸與日本學者共14人。在21世紀人類的歧路與苦難之中,源遠流長的儒家傳統到底能提出什麼意見?儒家如何應對21世紀世路的荊棘、崎嶇與磨難?本書是14位研究儒學的學者,針對上述問題所提出的思考。本書共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儒家思想與21世紀」,共有8篇論文,主要內容都是探討中國儒家思想的不同面向,或朝鮮、日本、越南儒學的核心價值,及其在21世紀可能具有的新意義。第二部「儒家思想面對現代挑戰」包括5篇論文,提出儒家思想面對現代挑戰的因應之道。
  • 序 儒家思想在21世紀的使命/孫震
  • 導論/黃俊傑
  • 【第一部 儒家思想與21世紀】
    • 壹、西方現代性危機與儒家倫理在21世紀的新意義/林遠澤
      • 一、前言
      • 二、西方現代性危機的理性病理學診斷
      • 三、黑格爾法哲學的現代性批判
      • 四、儒家倫理在21世紀的重構
      • 五、結語
    • 貳、儒家的心性論及其在21世紀中的意義/蔡振豐
      • 一、如何談心性論的當代新意義
      • 二、從三個主題談心性論的歷史發展
      • 三、在道德哲學之外的心性論
      • 四、儒家心性論在21世紀的意義
    • 參、朱子學能對21世紀提供什麼精神資源?/黃俊傑
      • 一、引言
      • 二、21世紀世局的根本問題:「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激盪
      • 三、朱子學的核心價值及其新啟示
      • 四、結論與啟示
    • 肆、全球化時代下的陽明學的意義/陳立勝
      • 一、引言
      • 二、陽明學於中晚明的意義
      • 三、陽明學於20「世紀」的意義
      • 四、全球化時代下的陽明學之意義
      • 五、結語
    • 伍、儒家正統異端論及其21世紀新意義/許怡齡
      • 一、引言:「正統/異端論」與21世紀
      • 二、孔子、孟子、朱子的「正統/異端論」
      • 三、韓國的「儒佛交替」與「正統/異端論」
      • 四、越南的「儒佛交替」與「正統/異端論」
      • 五、結論:韓、越不同的思想史版圖
    • 陸、儒家聖賢觀及其意象論內涵/林維杰
      • 一、前言
      • 二、儒學意象論的不同型態
      • 三、《近思錄》中的聖賢觀與等級論
      • 四、結語
    • 柒、朝鮮儒學的核心價值及其21世紀新意義/楊祖漢
      • 一、引言
      • 二、朝鮮儒學重要爭論所涵蘊的哲學問題
      • 三、韓國儒學的特色及其當代意義
      • 四、結論
    • 捌、日本儒學的核心價值及其21世紀新意義——以荻生徂徠的人觀、教育論為探討中心/藤井倫明、金培懿
      • 一、前言:儒學於日本的開展
      • 二、徂徠之「道」
      • 三、多元性世界觀與價值觀
      • 四、「信」為基礎之教育
      • 五、禮——藉「物」以教化
      • 六、結語
  • 【第二部 儒家思想面對現代挑戰】
    • 玖、脆弱中的堅韌:儒家感通論如何面對新世紀挑戰/黃冠閔
      • 一、前言
      • 二、感通論的根據
      • 三、脆弱性與堅韌
      • 四、面對當代問題的回應
      • 五、結論
    • 拾、公德、私德之分與儒家傳統/李明輝
      • 一、梁啟超的「公德」說
      • 二、公德與私德的關係
      • 三、為何要區分公德與私德?
      • 四、傳統儒家關於公德與私德的思考
      • 五、關於梁啟超「公德說」的爭論
    • 拾壹、當代陽明心學與儒商文化的發展及其意義/張崑將
      • 一、前言:當代陽明學熱潮與儒商論壇現象
      • 二、陽明心學與企業經營理論之運用
      • 三、運用陽明心學經營企業之考察:以「致良知四合院」為核心
      • 四、良知企業的「心靈領導」及其對21世紀新意義
      • 五、結語
    • 拾貳、徐復觀與盧卡契對現代主義的批判/陳昭瑛
      • 一、前言
      • 二、對現代主義的批判
      • 三、徐復觀與盧卡契的理論基礎
      • 四、結語
    • 拾參、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探求過程中對陽明學評價之變遷/緒形康
      • 一、引言
      • 二、倭伊鏗哲學視角下的新儒家思想史
      • 三、客觀精神,還是主觀能動性?
      • 四、作為中國思想核心概念之「直覺」
      • 五、德富蘇峰對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之闡發
      • 六、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的總體評價
  • 本書作者
  • 人名索引
  • 名詞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