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儒家思想在21世紀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9627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人生幸福的來源是什麼?
財富會帶來幸福嗎?
個人利益如何與社會利益一致?
世界如何才能永續發展?

倫理是人與人之間應維持的關係,以及人與人相處應遵守的原則。每個人遵守倫理,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社會就會得到和諧與安定。
工業革命帶領世界經濟進入現代成長時代。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擴充自己的權利和自由,挑戰社會的規範和秩序;國家追求經濟成長,導致資源耗竭,地球暖化,物種滅絕,生態系統失衡,世界發展走向難以持續的邊緣。這是資本主義成長經濟和西方民主政治一切問題和弊端的根源,也是21世紀人類必須面對的課題。
前臺大校長、經濟學者孫震以專業經濟學的背景結合深厚的國學素養,從儒家和西方經濟學經典中擷取菁華,相互印證,為儒家思想在 21 世紀的貢獻歸納出五大重點:
★ 人生必須知所節制
★ 義必須在利的前面
★ 責任必須與權利平衡
★ 儒家倫理應納入企業經營之中
★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
為了全民恆久的幸福,作者呼籲:現代成長需要加入儒家倫理,世界才會在和諧中永續發展。
  • 第一章 個人、社會與倫理—人生的選擇與追求
    • 一、人生的追求
    • 二、儒家的價值觀
      • 好利與性惡之間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三、亞當.史密斯的美德論
    • 四、人生的幸福方程式
    • 五、個人、社會與倫理
      • 社會誘因制度
  • 第二章 中華多元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儒家思想在中華文化發展中的地位
    • 一、儒家思想的興起
      • 時代背景
      • 儒家學說是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
      • 儒家追求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 儒家對財富的態度
      • 禮的社會功能
      • 對超現實世界存而不論
    • 二、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
      • 社會誘因制度敗壞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五胡亂華與晉室東遷
    • 三、亂世、宗教與人生
      • 亂世中人性的多元反應
      • 名教與自然的衝突
      • 佛教傳入中國
      • 道教興起
    • 四、唐宋時期的儒家復興
      • 儒家復興的先驅:韓愈、李翱
      • 儒家形上學的嘗試
      • 新儒學的集大成者:朱熹
      • 儒家思想重新取得主流的地位
  • 第三章 走出世界經濟的困局—儒家倫理的現代經濟使命
    • 一、技術進步與經濟成長
      • 傳統停滯時代與現代成長時代
      • 鎖國政策延誤中國進入現代成長時代
    • 二、進入現代成長時代
    • 三、現代成長時代的危機
      • 追逐利潤而不創造價值
      • 負債膨脹積重難返
      • 日愈嚴重的所得分配不均
    • 四、儒家倫理的現代經濟使命
      • 利誠亂之始也
      • 企業經營的倫理
      • 重建社會誘因制度
      • 回到創造社會大利以賺取私人小利的理想
  • 第四章 社會和諧與經濟進步—儒家思想與世界永續發展
    • 一、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
    • 二、儒家倫理及其社會支援體系
      • 儒家倫理的特殊主義與一般主義
      • 以禮作為社會誘因
    • 三、現代成長時代的經濟、社會與人際關係
      • 經濟成長與都市化
      • 文明愈發達,親情愈疏遠
    • 四、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倫理關懷
      • 李國鼎提出的「第六倫」
      • 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
      • 台灣社會信任調查
    • 五、世界經濟發展走向難以持續的邊緣
      • 短期需要面政策的流弊
    • 六、儒家思想與世界永續發展
  • 第五章 行仁道的強者—儒家君子的現代使命
    • 一、儒家思想的時代背景
      • 農業剩餘有多少,非農業人口就有多少
      • 君子的三境界
    • 二、棄政從商的典型
      • 子貢億則屢中
      • 陶朱公富好行其德
    • 三、從重農輕商到儒商興起
      • 對商業和商人抱持消極甚至否定的態度
      • 教育普及與儒商興起
    • 四、儒家君子才是企業家的理想人格
      • 企業醜聞是資本主義的常態而非異數
      •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第六章 企業家的經濟任務與社會責任—創造價值,維護公義
    • 一、企業與企業家
    • 二、什麼是生產?
      • 追求自利可以達成公益
    • 三、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 企業的倫理就是公平
      • 符合社會期待,扮演好社會公民角色
    • 四、當前企業家面臨的挑戰
      • 全面全球化引起世界經濟生態改變
      • 全民孜孜為利,其能久乎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