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6130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是当代国学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陈来先生近十多年来,在其专著之外撰写的有关古代儒家哲学思想史论文的汇集,从思想与历史两个维度展现了作者的丰富思考。
  • 版权信息
  • 目录
  • 《清华国学丛书》总序
  • 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 一、好学
    • 二、学道
    • 三、圣人可学
    • 四、为己之学
    • 五、成人之道
  • 古代德行伦理与早期儒家伦理学的特点——兼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异同
    • 一、“仁”观念的渐渐兴起
    • 二、春秋时代德行论的流行
    • 三、西周春秋时期各种德目表的比较
    • 四、从仪式伦理到德行伦理
    • 五、德行的类型
    • 六、孔子与早期儒家伦理的特质
  • “儒服”“儒行”“儒道”——先秦文献中“儒”的刻画与论说
    • 一、儒服
    • 二、儒行
    • 三、儒道
  • “儒”的自我理解——荀子说儒的意义
    • 一、陋儒、贱儒等
    • 二、大儒与小儒
    • 三、雅儒与俗儒
    • 四、儒术与儒道
  • 重订荀子《性恶篇》章句
  • 情性与礼义——荀子政治哲学的人性公理
    • 一、情性与知能
    • 二、势物
    • 三、群分
    • 四、礼义
    • 五、心知
    • 六、小结
  • 《逍遥游》与庄子的人生观
  • 《公孙龙子》与公孙龙的哲学
    • 小引
  • 王弼及魏晋玄学的“有”“无”范畴
  • 郭象哲学及其在魏晋玄学中的地位
  • 近世道学宇宙观的辩证观念——朱熹的阴阳变化观
    • 一、两端相对
    • 二、阴阳交变
    • 三、体用对待而不相离
  • 儒学的普遍性与地域性
  • 儒教研究的方法
    • 一、儒学研究的内容分类
    • 二、儒学研究的典籍资料
    • 三、传统儒学研究的方法
    • 四、现代儒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
  • 宋明儒学研究的回顾
  • 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述评
    • 一、朱子的“历史世界”
    • 二、“秩序重建”的主轴:宋代的儒学与道学
    • 三、道学文献的“政治解读”
    • 四、“转向内在”说的挑战
    • 五、重建“遗失的环节”
  • “一破千古之惑”——朱子对《洪范》皇极说的解释
    • 一、皇极辨之起因
    • 二、《皇极辨》初本
    • 三、《皇极辨》后本
    • 四、与门人论皇极
    • 五、朱陆之辩皇极
  • 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重回“哲学史”诠释的一个例子
    • 一、吴澄的理“非别有一物”说
    • 二、罗钦顺的“理气一物”说
    • 三、王廷相的“性出乎气”说
    • 四、刘宗周的“气质之性”说
    • 五、王夫之的“气质中之性”说
  • 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
    • 一、拔本塞源
    • 二、万物一体与圣人之学
    • 三、安分勤业与天下一家
    • 四、霸术俗学和功利之毒
    • 五、风气与学术
  • 方以智的哲学智慧
    • 一、“充一切虑,贯一切实”
    • 二、“物有则,空亦有则”
    • 三、“独性各别,公性则一”
    • 四、“宇中有宙,宙中有宇”
    • 五、“气、形、光、声四几”
    • 六、反因
    • 七、“圆∴三点”
    • 八、“交、轮、几”
    • 九、“质测”与“通几”
  • 何心隐的社会活动与思想特质
    • 一、何心隐的遭遇
    • 二、聚和堂的合族乡治实践
    • 三、何心隐的思想
  • 附录:儒学发展的问题与前景
    • 一、传统儒学的评价
    • 二、关于两种儒学传统
    • 三、关于评价儒学的标准
    • 四、儒学价值系统的反思
    • 五、儒学与现代化
    • 六、儒学的未来发展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