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論天人之際》是關於中國思想起源的一部專題研究,余英時先生在書中特別借用了「軸心突破」作為分析的概念。他認為,只有在其他古文化——特別是西方——的對照之下,中國軸心突破的文化特色才能充分地顯現出來。
有關「軸心時代」、「軸心突破」一套說法,最初是雅斯培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提到,直到帕森斯為英譯本韋伯《宗教社會學》所寫的〈引論〉,「軸心突破」一詞,才有了定義:即指西元前第一個千紀時,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等地的人,對於宇宙和人生的體認及思維,都跳上了一個新的層次。
余英時先生從軸心突破的特殊角度探討中國古代系統思想史的起源,並將其置放於比較文化史的脈絡之中,加以系統的敘述,重新建構出一個條理井然的歷史敘事。
有關「軸心時代」、「軸心突破」一套說法,最初是雅斯培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提到,直到帕森斯為英譯本韋伯《宗教社會學》所寫的〈引論〉,「軸心突破」一詞,才有了定義:即指西元前第一個千紀時,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等地的人,對於宇宙和人生的體認及思維,都跳上了一個新的層次。
余英時先生從軸心突破的特殊角度探討中國古代系統思想史的起源,並將其置放於比較文化史的脈絡之中,加以系統的敘述,重新建構出一個條理井然的歷史敘事。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代序 中國軸心突破及其歷史進程
- 第一章 引論
- 第二章 軸心突破與禮樂傳統
- 第三章 天人關係的新轉向
- 第四章 從巫傳統到氣化宇宙論
- 第五章 孔子與巫傳統
- 第六章 「天人合一」的歷史演變
- 第七章 結局:內向超越
- 跋一
- 跋二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