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思想與人物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6575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不能經由打倒傳統而獲得,
只能在傳統經由創造的轉化而逐漸建立起一個新的、有生機的傳統時
才能逐漸獲得。

《思想與人物》收錄林毓生教授自1970年代開始撰寫的一系列專題文章,為當時的中文世界,帶來深具啟發的觀點,也引起社會廣泛的注目與討論。在這本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之作中,他不斷探問:「為什麼在中國實現多元化的自由主義是那麼艱難?」
為了回應這個問題,他以嚴謹的態度與手法,細緻地詮釋諸如人文、理性、自由與權威等基本觀念,也從比較思想史的角度,探討五四激烈反傳統主義的歷史成因與涵義,以及道德保守主義的歷史困境。
他從歷史的層次,肯定五四運動所楬櫫的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的目標;卻也從哲學的層次,對五四思想的實質內容與思想方式作出嚴格的批評,進而對中國思想現代化的歷程提出深刻的反省。在近半世紀後的今天讀來,這些文字依舊別具洞見,充滿著豐沛的能量與生命力。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自序
    • 中國人文的重建
    • 什麼是理性
    • 論自由與權威的關係
    • 再論自由與權威的關係
    • 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兼論五四精神、五四目標、與五四思想
    • 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
    • 論梁巨川先生的自殺——一個道德保守主義含混性的實例
    • 「開放心靈」的認識與了解——對「五四」中西文化接觸的反省
    • 一些關於中國文化與文學的意見
    • 超越那沒有生機的兩極
    • 不以考據為中心目的之人文研究
    • 民主自由與中國的創造轉化
    • 一個培育博土的獨特機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兼論為什麼要精讀原典?
    • 殷海光先生一生奮鬥的永恆意義
    • 在轉型的時代中一個知識分子的沉思與建議——為紀念先師殷海光先生逝世十周年而作
    • 海耶克教授
    • 學術工作者的兩個類型
    • 鍾理和、《原鄉人》與中國人文精神
    • 黃春明的小說在思想上的意義
    • 如何做個政治家?——為祝賀新生代台北市議員當選而作
    • 面對未來的關懷
    • 論民主與法治的關係
  • 附錄
    • 史華慈(Benjamin I. Schwartz)、林毓生對話錄——一些關於中國近代和現代思想、文化與政治的感想
    • 翰墨因緣念殷師——《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代序
    • 羅素自述 羅素著.林毓生譯
    • 中國與西方文明之比照 羅素著.林毓生譯
  • 索引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