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聲韻學」的研究,可分為漢語語音史和漢語語音學史兩個部分。語音史的研究焦點在於語音的演變,漢語語音學史的研究範疇則是在歷代學者如何研究語音演變以及對語料的詮釋。本書為語音史的研究,以宋代的語音現象為中心,用宏觀的視野,討論宋代語音現象;採證客觀文獻,析出宋代共同語的語音特點,作為與現代方言研討和比較的基礎。更打破過去漢語方言研究以《廣韻》等《切韻》系中古前期韻書系統為依據的傳統,改以宋代音為依據來掌握方言演變,挖掘宋代語音現象在漢語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並從現代方言觀察宋代語音遺留的痕跡。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第二節 研究成果回顧
-
第三節 研究論題與章節安排
-
第四節 研究材料與範圍
-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基礎
-
-
第二章 宋代音在漢語音韻史的地位
-
第一節 從中古音到近代音的過渡階段
-
第二節 宋代音文獻中的音變訊息
-
第三節 宋代音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
-
第三章 宋代音文獻探討
-
第一節 宋元等韻圖—《四聲等子》、《切韻指掌圖》、《切韻指南》
-
第二節 具有實用目的的文獻—《集韻》、《九經直音》、《五音集韻》
-
第三節 具當時語音特徵的綜合性韻書—《古今韻會舉要》、《皇極經世書.聲音唱和圖》
-
-
第四章 宋代音文獻中所反映的聲母演變
-
第一節 匣母字在現代方言中的表現及其與宋代音的對應
-
第二節 唇音字在宋代音文獻中的措置及其與現代方言的對應
-
第三節 知、照系字在宋代語料中的措置
-
-
第五章 宋代音文獻中所反映的韻母演變
-
第一節 宋代音文獻中三、四等界限模糊的現象
-
第二節 蟹、止攝在宋代韻圖中的分化與合流
-
第三節 宋代韻書與韻圖對介音的措置
-
第四節 精系三等字在宋代語料中的措置
-
第五節 《四聲等子》內外混等現象在現代方言中的對應
-
-
第六章 結論
-
第一節 宋代音在漢語語音史的過渡性地位
-
第二節 宋代音與現代漢語方言的對應情況:本著作所討論的宋代音現象並未集中表現在特定方言
-
第三節 宋代音韻學文獻編輯角度已趨向客觀分析音節
-
第四節 等韻學的思考方法使得韻書脫離為科舉考試服務的藩籬
-
第五節 待研究的延伸議題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