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Series」
策劃:董鵬程先生/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
主編:柯華葳教授/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 全球華語文教師的最佳指導書
本叢書集結台灣數十位優秀華語文學者專家費時二年完成,充分展現台灣優質華語文教學實力。編選主題涵蓋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教材分級考量、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兒童華語教學、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等,是一套系統而完備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最佳叢書。
◎ 內容簡介
人們在語言溝通時,常以為只要語音清楚、用詞無誤、文法正確就可以「說清楚、講明白」,定能溝通無礙,但事實上,日常生活中看似簡單的一句話,真正傳遞的訊息卻可能與字面意義大不相同。語用學的範疇就是探討人與人溝通的過程,研究人們如何透過言語互動,表達真正想要傳遞的訊息,如何理解對方言語之間的真正涵義。華語教師將語用學應用於華語教學上,可協助學生正確判斷、學習言語互動中的意義及如何表達與詮釋。
策劃:董鵬程先生/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
主編:柯華葳教授/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 全球華語文教師的最佳指導書
本叢書集結台灣數十位優秀華語文學者專家費時二年完成,充分展現台灣優質華語文教學實力。編選主題涵蓋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教材分級考量、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兒童華語教學、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等,是一套系統而完備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最佳叢書。
◎ 內容簡介
人們在語言溝通時,常以為只要語音清楚、用詞無誤、文法正確就可以「說清楚、講明白」,定能溝通無礙,但事實上,日常生活中看似簡單的一句話,真正傳遞的訊息卻可能與字面意義大不相同。語用學的範疇就是探討人與人溝通的過程,研究人們如何透過言語互動,表達真正想要傳遞的訊息,如何理解對方言語之間的真正涵義。華語教師將語用學應用於華語教學上,可協助學生正確判斷、學習言語互動中的意義及如何表達與詮釋。
- 推薦序 曾志朗
- 叢書序之一 —— 緣起
- 叢書序之二 —— 編者序
- 自序
- 目錄
-
第一章 語用學 —— 定義與背景
-
第一節 語用學的基本特質
-
第二節 語用學和句法學、語意學的區分
-
第三節 語用學發展歷史
-
第四節 漢語語用學:研究範疇與研究觀點
-
-
第二章 指示與指稱
-
第一節 指示與距離
-
2.1.1 指示用語的特色
-
2.1.2 漢語指示用法分類
-
2.1.3漢語指示語詞的虛化
-
-
第二節 指稱與推論
-
2.2.1 漢語指稱用語和指稱特質
-
2.2.2 情境與推論
-
2.2.3 漢語的回指
-
-
-
第三章 預設與衍推
-
第一節 預設與衍推:基本概念的釐清
-
第二節 語意預設
-
3.2.1預設的傳統邏輯分析
-
3.2.2 語意預設的類別及預設觸發語
-
-
第三節 語用預設
-
3.3.1預設的可抵消性
-
3.3.2預設的語用面向
-
-
第四節 預設、衍推與訊息焦點
-
-
第四章 合作原則與會話涵義
-
第一節 合作與溝通
-
4.1.1溝通中的合作預期
-
4.1.2葛賴斯(Grice)的合作原則及其準則
-
4.1.3違反合作原則及準則的情況
-
4.1.4違反準則的防備語(hedges)
-
-
第二節 會話涵義
-
4.2.1會話涵義如何推論?
-
4.2.2會話涵義與禮貌原則
-
4.2.3涵義的種類
-
4.2.4會話涵義的特質
-
-
-
第五章 言語行為
-
第一節 言語行為的內涵
-
5.1.1言語如何能執行行為?
-
5.1.2言語行為的涵蓋面向
-
5.1.3言語行為的適切條件(felicity conditions)
-
-
第二節 語言行為和語言結構的關係
-
5.2.1言外行為標記(IFIDs)
-
5.2.2行事假說(the performative hypothesis)
-
-
第三節 言語行為分類
-
5.3.1宣告(declarations)
-
5.3.2報告(representatives)
-
5.3.3抒發(expressives)
-
5.3.4指引(directives)
-
5.3.5遵行(commissives)
-
-
第四節 直接和間接語言行為
-
-
第六章 禮貌與互動
-
第一節 「禮貌」的涵義
-
6.1.1「面子」與禮貌
-
6.1.2面子需求
-
6.1.3積極禮貌與消極禮貌
-
-
第二節 禮貌與言語互動策略
-
6.2.1言語互動的選擇
-
6.2.2積極與消極禮貌策略
-
6.2.3禮貌策略與間接語行
-
-
第三節 禮貌與文化差異
-
-
第七章 會話與篇章結構
-
第一節 會話結構
-
7.1.1會話分析的基本概念
-
7.1.2停頓、重疊與回饋
-
7.1.3相鄰話對與首選結構
-
-
第二節 篇章分析
-
7.2.1連貫性
-
7.2.2凝聚性
-
-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