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系統神學(卷二)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165247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潘能伯格的三卷《系統神學》是將神學置於多元宗教的處境中來談論:展示如何從上帝的啟示建構基督信仰,如何建構上帝、人、世界相關解釋的有效權,透過對人的生活經驗、在世界的經驗和哲學反思的知識,找到好的理據,以認定基督教神學在多種對世界的詮釋中,可以視為真確。《系統神學(卷二)》主要處理上帝、人、世界之間的關係,以及救贖與復和的課題。作者先處理創造論、人類學,然後加上基督論,再進入救贖論。
  • 中譯本導言(郭鴻標撰)
  • 前言
  • 第七章 世界的創造
    • 第一部分 作為上帝的行動的創造
      • 一、上帝對外的行動
      • 二、創造行動的特性
      • 三、創造行為的三一起源
      • 四、上帝對世界的創造、保守和治理
    • 第二部分 造物的世界
      • 一、創造中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 二、上帝的靈和自然事件的動能
      • 三、形象的系列
    • 第三部分 創造與終末論
      • 一、創造行為與終末的統一和區別
      • 二、宇宙的開端和終結
      • 三、創造信仰與神義論
  • 第八章 人的尊嚴和不幸
    • 一、人是身體和靈魂的有位格的統一
    • 二、人的規定
      • 1. 作為上帝在亞當和基督裏面的形象的人
      • 2. 上帝的形象和人的初始狀態
      • 3. 作為人的規定的上帝肖像
    • 三、罪和原罪
      • 1. 罪的教義之主題的難以接近
      • 2. 罪的表現形式及其根源問題
      • 3. 罪的普遍性和過犯問題
      • 4. 罪、死、生
  • 第九章 人類學和基督論
    • 一、基督論的方法
    • 二、耶穌基督的位格和歷史中的「新人」
      • 1. 「出於天」的新人
      • 2. 一個更新了的人類的創始者
      • 3. 子的顯現和屬人的共聯性
  • 第十章 耶穌基督的神性
    • 一、斷言耶穌與上帝的統一性的基礎
      • 1. 耶穌與父在其公開活動中的結合
      • 2. 耶穌與父的統一性是其歷史的爭執問題
      • 3. 耶穌由父在其從死者復活中得到稱義
    • 二、耶穌與上帝的統一性的基督論展開
      • 1. 耶穌的上帝之子身份及其在上帝的永恆之中的起源
      • 2. 耶穌與父的自我區分是他的上帝之子身份的內在根據
      • 3. 一位二性?
    • 三、子成為人是上帝在世上的自我實現
  • 第十一章 世界借着耶穌基督的復和
    • 一、救贖與復和
    • 二、復和的概念與復和教義
    • 三、作為救贖發生之形式的代理
      • 1. 原始基督教對耶穌之死的解釋和代理的事實
      • 2. 贖罪是代理的懲罰受難
      • 3. 代理與解放
    • 四、作為世界的復和者的三一上帝
      • 1. 父和子在復和事件中的行動
      • 2. 基督的復和職分
      • 3. 復和在靈中的完成
    • 五、福音
  • 《聖經》引文索引
  • 人名索引
  • 主題索引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