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公教神學評論NO.1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0/0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27895769_0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公教神學評論》第一輯以宗教信仰和公教信仰之本質、體系、區別,以及宗教間的對話為主題,收錄了十二篇文章,專業領域包括聖經、基本與信理神學、禮儀學、教會法等;內容主題包括宗教的本質、中國宗教的當前情形、宗教對話、教義的詮釋、教宗的職務、宗座的國際地位、主教的職務、教會法的神學意義、修和聖事、逾越節的由來以及對拉辛格之《納匝人耶穌》的評論。
  • 創刊詞
  • 本輯導讀
  • 專題
    • 任安道:從自我超越到宗教信仰
      • 一、內在超越與外在超越
      • 二、追尋自我與追尋天主
      • 三、自然宗教與啟示宗教
    • 高微:公教與其他信仰團體對話的基礎與原則-從拉內的「匿名基督徒」理論與巴爾塔薩的對話神學談起(上)
      • 一、「匿名基督徒」—一座對話的橋樑
      • 二、巴爾塔薩的對話神學—宗教對話的基礎
      • 三、藉「存在的類比」尋找對話的指引
    • 任安道:從「教會之外無救援」看信理詮釋與福傳
      • 前言:有關「教會之外無救援」的詮釋衝突
      • 一、詮釋信理的兩個原則
      • 二、「教會之外無救援」的信理表述簡史
      • 三、從神學詮釋到福傳行動
    • 袁廣義:當代中國人的靈性追求與教會的應對方式
      • 一、統計資料下的中國人的靈性追求
      • 二、中國靈性追求者的表達方式
      • 三、靈性追求的動機
      • 四、天主教會如何應對?
    • 韋歡:論公教聖統制
      • 一、教會秩序的聖統制原則
      • 二、聖統制與聖秩
      • 三、聖統制的法律含義
      • 四、聖統制的聖事性意義
      • 五、信徒的從屬身分
    • 任盤基:教會法律的神學意義
      • 一、教會法律的聖經基礎
      • 二、同源同終的教會本質與教會法律
    • 高微:教宗的首席權—在愛內合一的標記
      • 一、伯鐸—教會的磐石
      • 二、教會內神聖繼承的歷史淵源
      • 三、教宗首席權的意義
    • 韋歡:聖座在國際法中的主體地位
      • 一、聖座的主權實體性質
      • 二、行使領土主權:梵蒂岡城國的地位
    • 王東成:主教—教義的導師
      • 一、宗徒的繼承人—主教
      • 二、教會訓導中的主教訓導職
      • 三、教義導師的神學與法理學基礎
      • 四、訓導職的行使
  • 論壇
    • 曹友臣:逾越節的起源及其在歷史中的演變
      • 一、逾越節的起源
      • 二、無酵節的起源
      • 三、逾越節由家庭節日變為朝聖節
      • 四、逾越節由朝聖節再變為家庭節日
      • 五、逾越節由家庭節日再變為朝聖節
      • 六、逾越節由朝聖節再變為家庭節日
      • 七、逾越節在舊約聖經內的流傳
      • 八、耶穌基督—新逾越節羔羊
    • 潘小平:展現基督徒身分與使命的修和聖事
      • 一、修和聖事的歷史演變
      • 二、有益於信友團體的聖事
      • 三、修和聖事的三個實踐性要素
      • 四、基督徒身分的「實踐性確證」
      • 五、基督徒履行使命的聖事
  • 書評
    • 李景璽:評拉辛格的《納匝肋人耶穌》(卷一)
      • 一、《納匝肋人耶穌》卷一的主要內容
      • 二、德語神學家對《納匝肋人耶穌》的評述
      • 三、筆者對《納匝肋人耶穌》的評價
  • 英文標題(Table of Contents)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