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生命之靈
本書指出,田立克以聖靈論—終末論的視角來建構一種能容納上帝、自然和人的動態存有論。在廿世紀的神學家中,田立克是非常例外的。他對「生命」獨特而豐富的理解,能讓他的思想可以跟其他學科產生科際對話。縱然田立克沒有直接處理任何生態或環境神學,但本書論證了他的存有論—聖靈論式的整全與多元維度對生命結構的認識,完全足以恰當地建構出一種以生態為焦點的神律文化神學與自然神學。
|作者簡介|
陳家富
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哲學系講師;現兼任崇基神學院客席助理教授。
這書將要指出,田立克《系統神學》卷三不僅是他神學體系性建構中的重大作品(magnum opus),並且它的重要性有以下三點:首先,田立克的聖靈論(及其關聯的生命概念)在1963年出版的卷三之前從來沒有得到充份的整理。田立克在德國時期曾作出兩次關於體系性教義學建構的嘗試,一次是在1913年的系統神學(學者稱為〈1913系統神學〉),另一次是1925年在馬堡大學講授的教義學(學者稱為〈馬堡教義學講演〉)。但前者只是一份充滿命題式的手稿,後者的講演因時間關係則仍未完成。這意味著田立克整個神學體系的面貌還是需要等待他在美國完成的《系統神學》卷三才得到清晰的展現。
在廿世紀的神學家中,田立克是非常例外的。他對「生命」的獨特而豐富的理解,能讓他的思想可以跟其他學科,如:生物學、心理學、宇宙論和社會科學,展開對話;並且,這種生命的存有論理解難以讓我們把田立克安放在人類中心論或生態中心論中。這些特質更讓田立克的思想能有力地進入到環境倫理學的宗教對話中。上述這些論述都是這部研究的核心問題。田立克一生中並沒有接觸所謂的「生態神學」, 基督教學者大抵在田立克晚年時才開始逐漸意識到生態危機的問題,並開始對此作出初步的回應。這部研究的基本假設是,縱然田立克並沒有直接處理任何生態或環境神學,但他個人豐富的自然神秘主義體驗,和路德宗與德國觀念論傳統所賦與的自然理解,再加上他的存有論—聖靈論式的整全與多元維度的生命結構認識,是完全恰當地建構出一種以生態為焦點的神律文化神學與自然神學。
|作者簡介|
陳家富
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哲學系講師;現兼任崇基神學院客席助理教授。
這書將要指出,田立克《系統神學》卷三不僅是他神學體系性建構中的重大作品(magnum opus),並且它的重要性有以下三點:首先,田立克的聖靈論(及其關聯的生命概念)在1963年出版的卷三之前從來沒有得到充份的整理。田立克在德國時期曾作出兩次關於體系性教義學建構的嘗試,一次是在1913年的系統神學(學者稱為〈1913系統神學〉),另一次是1925年在馬堡大學講授的教義學(學者稱為〈馬堡教義學講演〉)。但前者只是一份充滿命題式的手稿,後者的講演因時間關係則仍未完成。這意味著田立克整個神學體系的面貌還是需要等待他在美國完成的《系統神學》卷三才得到清晰的展現。
在廿世紀的神學家中,田立克是非常例外的。他對「生命」的獨特而豐富的理解,能讓他的思想可以跟其他學科,如:生物學、心理學、宇宙論和社會科學,展開對話;並且,這種生命的存有論理解難以讓我們把田立克安放在人類中心論或生態中心論中。這些特質更讓田立克的思想能有力地進入到環境倫理學的宗教對話中。上述這些論述都是這部研究的核心問題。田立克一生中並沒有接觸所謂的「生態神學」, 基督教學者大抵在田立克晚年時才開始逐漸意識到生態危機的問題,並開始對此作出初步的回應。這部研究的基本假設是,縱然田立克並沒有直接處理任何生態或環境神學,但他個人豐富的自然神秘主義體驗,和路德宗與德國觀念論傳統所賦與的自然理解,再加上他的存有論—聖靈論式的整全與多元維度的生命結構認識,是完全恰當地建構出一種以生態為焦點的神律文化神學與自然神學。
- 總序
- 自序(英文版原序)
- 自序(中文版)
-
第一章 導言
-
第一節 繪畫田立克體系中生命與靈的象徵
-
第二節 田立克的自然神秘經驗及其智性傳統
-
1. 自然神秘主義
-
2. 神秘主義的辯證態度
-
-
第三節 田立克的生態神學:文獻回顧
-
第四節 聖靈論與生態學
-
1. 聖靈與場域
-
2. 創造之靈
-
3. 陰性之靈
-
4. 受傷之靈
-
-
第五節 重開一種生態聖靈論
-
-
第二章 聖靈論式的神學
-
導言
-
第一節 神學中的經驗
-
第二節 基督論式的關聯法
-
第三節 從邏各斯基督論到聖靈基督論
-
第四節 再思屬靈群體的神學
-
第五節 指向一種三一論式的聖靈論進路
-
第六節 一種聖靈論式的諸宗教歷史神學
-
1. 「新」的系統神學?
-
2. 作為最後答案的聖靈論
-
-
-
第三章 聖靈與世界
-
導言
-
第一節 「聖靈運動」與「體驗的神學」
-
1. 中世紀與德國神秘主義
-
2. 激進改教家
-
3. 施萊爾馬赫
-
-
第二節 作為靈的上帝
-
1. 謝林的自然哲學
-
2. 作為第三潛能階次的靈
-
-
第三節 靈與自然
-
1. 多重維度性
-
2. 出神的自然主義
-
3. 聖靈論的聖禮觀
-
-
-
第四章 人與自然
-
導言
-
第一節 互惠性
-
1. 生命結構與原素
-
2. 生命實現
-
-
第二節 微觀宇宙
-
1. 自由
-
2. 無限
-
3. 精神∕靈
-
-
第三節 再思維度-層級的隱喻
-
-
第五章 指向一種神律科技
-
導言
-
第一節 現代性與自然的遺失
-
1. 文藝復興的典範轉移
-
2. 現代性的唯名論起源
-
-
第二節 科技的神-魔含混性
-
第三節 科技的理性-文化含混性
-
第四節 科技的神律重置
-
1. 實存根源
-
2. 神律文化
-
3. 上帝國與科技烏托邦
-
4. 聖靈論的救治
-
-
-
第六章 對話中的環境倫理學:田立克、東正教神學與儒家
-
導言
-
第一節 對話中的環境倫理學
-
1. 基督教的聖禮觀與儒家的宇宙生成論
-
2. 宇宙論人觀:微觀宇宙、中介與大人
-
-
第二節 指向一種漢語的基督教生態倫理學
-
- 第七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