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凡一種學問能擴充他做研究時應用的工具的,則進步;不能的,退步。」
── 傅斯年──
本書為秦漢史重量級學者邢義田利用Google地球遙觀秦漢所修築之長城的研究成果。作者藉Google地球,搭配前人的研究以及史書中的記載,考察出長城的經緯度,也找到許多以往研究及實地調查中未曾報導過的長城遺址,對今後的長城研究及考古發掘有所助益。書中使用了許多經緯度資料、空照圖、地形圖,以及數百張Google地球的截圖,以圖像及數據,帶領讀者一探秦漢長城的遺跡。
【田野考察與Google地球】
利用GPS來取得較為精確的遺址定位,在考古調查和挖掘遺址中已十分常見,在二十一世紀之後,Google公司推出了「Google地球」,使用者能輕鬆取得地球上任何地點的經緯度。2006年時,作者也嘗試將嶄新的科技工具使用在研究當中,作者先考查實地並取得經緯數據後,再利用Google地球進行分析,並於書中分享了自己的研究。
過去踏查以「眼見為憑」,很容易忽略許多大面積但不是很明顯的遺跡,但使用Google地球將視野拉高,從天空往下看後,可以觀察到許多過去無法察覺的自然地貌和人為遺留的痕跡,作者集結各遺址的定位資料後,利用Google地球準確地重建個遺址間的相對位置和塞障烽燧的布局。
而確定遺址位置的工作,則可以重新繪製遺址分布圖,進一步解決遺址比定的問題,能夠更全面的重構出漢代的邊防系統,並看出後代的變化。
【疫情來襲與考察新工具的運用】
要如何運用Google地球「遙觀」長城與障塞遺址呢?有關長城研究很多,但長城待解的謎團仍舊不少,加上新冠疫情爆發,關閉邊界的各國也讓實地考察成為不可能的任務。於是,作者利用Google地球開始「遙觀」長城,在綿延的山巒間和廣大的大漠中不停探索,用作者的話說,是「依賴極少的線索與極大的幸運」,尋覓長城與障塞遺址的蹤影。作者將這幾年的研究紀錄下來,希望對之後的研究有所助益。
從蒙古國南戈壁省貫穿到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有一道總長近800公里的長城,但這座長城到底是何時由何人修建,中外學者意見分岐。作者也嘗試著使用「遙觀」找尋未曾被發掘的遺址,取得經緯度數據,評估各種可能。有了經緯度數據後,也能方便之後有系統、全面性的挖掘考古,出土的文物也能幫助學界更深入了解這段歷史。雖然秦漢長城仍有許多謎團未解,但新工具的使用,對今後的長城研究及考古發掘定然有所助益!
*秦漢史重量級學者邢義田老師研究不藏私!
*當疫情來臨,實地考察只能另闢新徑,令人想像不到的Google地球使用方法!
*數百張Google地球照片,從高空「遙觀」秦漢長城!
── 傅斯年──
本書為秦漢史重量級學者邢義田利用Google地球遙觀秦漢所修築之長城的研究成果。作者藉Google地球,搭配前人的研究以及史書中的記載,考察出長城的經緯度,也找到許多以往研究及實地調查中未曾報導過的長城遺址,對今後的長城研究及考古發掘有所助益。書中使用了許多經緯度資料、空照圖、地形圖,以及數百張Google地球的截圖,以圖像及數據,帶領讀者一探秦漢長城的遺跡。
【田野考察與Google地球】
利用GPS來取得較為精確的遺址定位,在考古調查和挖掘遺址中已十分常見,在二十一世紀之後,Google公司推出了「Google地球」,使用者能輕鬆取得地球上任何地點的經緯度。2006年時,作者也嘗試將嶄新的科技工具使用在研究當中,作者先考查實地並取得經緯數據後,再利用Google地球進行分析,並於書中分享了自己的研究。
過去踏查以「眼見為憑」,很容易忽略許多大面積但不是很明顯的遺跡,但使用Google地球將視野拉高,從天空往下看後,可以觀察到許多過去無法察覺的自然地貌和人為遺留的痕跡,作者集結各遺址的定位資料後,利用Google地球準確地重建個遺址間的相對位置和塞障烽燧的布局。
而確定遺址位置的工作,則可以重新繪製遺址分布圖,進一步解決遺址比定的問題,能夠更全面的重構出漢代的邊防系統,並看出後代的變化。
【疫情來襲與考察新工具的運用】
要如何運用Google地球「遙觀」長城與障塞遺址呢?有關長城研究很多,但長城待解的謎團仍舊不少,加上新冠疫情爆發,關閉邊界的各國也讓實地考察成為不可能的任務。於是,作者利用Google地球開始「遙觀」長城,在綿延的山巒間和廣大的大漠中不停探索,用作者的話說,是「依賴極少的線索與極大的幸運」,尋覓長城與障塞遺址的蹤影。作者將這幾年的研究紀錄下來,希望對之後的研究有所助益。
從蒙古國南戈壁省貫穿到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有一道總長近800公里的長城,但這座長城到底是何時由何人修建,中外學者意見分岐。作者也嘗試著使用「遙觀」找尋未曾被發掘的遺址,取得經緯度數據,評估各種可能。有了經緯度數據後,也能方便之後有系統、全面性的挖掘考古,出土的文物也能幫助學界更深入了解這段歷史。雖然秦漢長城仍有許多謎團未解,但新工具的使用,對今後的長城研究及考古發掘定然有所助益!
*秦漢史重量級學者邢義田老師研究不藏私!
*當疫情來臨,實地考察只能另闢新徑,令人想像不到的Google地球使用方法!
*數百張Google地球照片,從高空「遙觀」秦漢長城!
- 代序:新工具與新史學──用Google地球探索秦漢長城
-
第一章 Google地球的前世今生
-
一、飛翔和鳥瞰的衝動帶來早期的空中拍攝
-
二、空拍在歷史研究上的運用──以羅馬共和末期格拉古兄弟的土地改革為例
-
三、Google地球、光達和數值高程模型
-
-
第二章 GPS、Google地球與額濟納河的漢代烽燧、古城調查
-
一、遺址調查和研究現況
-
二、利用GPS和Google地球作遺址定位
-
三、從點、線到面──較全面的遺址調查
-
四、地圖誤差和遺址比定
-
五、結論
-
附錄──漢代居延甲渠河北塞烽燧配置的再考察
-
-
第三章 內蒙古陽山長城秦或漢長城?
-
一、陰山及陰山以北的秦漢長城
-
二、過去的調查與爭議
-
三、陽山長城──秦或漢長城?
-
四、石蘭計山口以西的長城線
-
五、石蘭計山口以東的二十二段殘牆
-
六、陽山長城的烽燧與障塞
-
七、烽燧旁的積薪垛
-
八、陽山長城完工了嗎?
-
九、結論──「最後的解決」在於發掘
-
-
第四章 內蒙古漢外長城南線
-
一、典型的障塞烽燧遺址
-
二、障塞和烽燧布局
-
三、值得關注的幾個現象
-
四、南線以南未見報導的三個障塞遺址
-
-
第五章 內蒙古漢外長城北線
-
一、成吉思汗邊牆?西夏長城?漢外長城?
-
二、內蒙古外長城北線障塞
-
三、外長城北線的修築與放棄
-
四、漢武、昭、宣帝或西夏諸帝──誰修築了外長城?
-
五、結論──仍如謎團的一道長城
-
-
第六章 被遺忘的蒙古國「外長城」
-
一、探索蒙古國南戈壁省的長城及障塞
-
二、南戈壁省的長城與障塞──兼論漢與北魏長城障塞形制之異
-
三、2005、2007 年蒙、俄學者未調查的七座障塞
-
四、南戈壁省長城和居延邊塞是否構成同一防線?是否曾完工?
-
五、南戈壁省長城障塞有無可能出土簡牘?
-
-
附錄 從古代天下觀看秦漢的長城
-
一、天下觀的構成
-
二、秦漢長城的實質與象徵
-
三、天下觀的延續與轉化
-
- 參考資料
- 圖片出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4/7500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