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城郭中的歷史,考古學視角下的城池文明史:聚落環濠×邦國城池×大都無城……以中國古代城池的格局演變,重構文明體系的發展脈絡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11/1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416065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二里頭都邑所展現的「大都無城」的文化自信、 春秋時期以軍事目的遍築防禦工事的建城高峰城郭之別、城址考古、宮室格局──「城」的中國史! 從小型環濠到都邑規模的演變,透視中國城池與文明演進的興衰變遷 ▎書籍概述本書透過中國古代城池發展的歷史脈絡,深入探討華夏文明的起源與歷程,從城池建設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中國歷史。全書分為十六個章節,從最早的無城時代講述到青銅王朝時代的巨大都邑,探討了中國古代城池的興起、發展及其與文明、國家之間的關係。不僅著眼於城池的考古學研究,還試圖透過城池這一載體揭示中國「大歷史」的演變軌跡,並展示出城池與城市背後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變遷。 ▎城池與城郭的概念辨析書中首先提出了對「城池」和「城郭」的思辨,挑戰了「無邑不城」這一傳統觀念。筆者強調,並非所有早期的城市都擁有城牆,甚至在文明初期的聚落,僅有環壕而無城牆的現象相當普遍。因此,本書試圖從考古學的視角,區分出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城池形態,並探索早期聚落從開放到圍閉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是城池建設技術的進步,還與社會複雜化及國家建構密切相關。 ▎都城興衰與文明發展本書的第三至第五部分聚焦於從小型聚落到大型都城的演化過程,並梳理了古代東亞地區最早的城池發展。透過對早期青銅文明、良渚文化等不同歷史時期城池的分析,筆者描繪出邦國時代的城池格局,以及城市功能與規劃的演進。城池不僅是國家統治的象徵,更是文明進步的標誌。書中還特別強調了不同地域的城池特色,如南方的水城、北方的石城,並詳細分析了這些城池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城市結構與國家制度的變遷本書最後幾章進一步探討了秦漢以後的都城變革,以及隨著王朝興替,城池規模與城市功能的轉變。在「大都無城」的背景下,帝國城市規模龐大但未設防禦城郭,展現出強大國家對安全與秩序的自信。從秦漢時期的長安到魏晉、隋唐、宋元明清時代的都城變化,書中展示了中國城市規劃的歷史軌跡,以及宮殿、宗廟、民居等設計理念的變遷。筆者強調,這些城池演變不僅是建築與城市規劃的問題,更反映了古代國家制度、文化與社會生活的深層次變化。 【本書特色】: 本書以城池的歷史發展為線索,從考古學視角重新審視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與演化。透過對城郭、環壕等不同城池形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城池與國家、文明之間的複雜關聯。不僅探討中國早期城池的興起和演進,還打破了「無邑不城」的傳統觀念,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與地域的城池特徵。
  • 一 引子
    • 解題
      • 城池內外的視域
      • 古代中國 華夏文明
    • 關鍵詞①:聚落和邑,城與城邑
      • 聚落:人居之處,中國古代叫「邑」
      • 城邑:就是圍子,不管用什麼圍
    • 關鍵詞②:城市、都邑
      • 城與圍不圍有關,與城市並不正相關
      • 城市與城牆無關,與國家有關
      • 試著為城市下定義
    • 關鍵詞③:城郭、宮城與皇城
      • 城郭之別:圍起全民還是一小撮?
      • 宮城與後起的皇城
  • 二 城的前史和初史
    • 相關古史大框架
    • 城的前史—無城時代
    • 城的初史—小型環壕時代
      • 世界上最早的城
      • 東亞最早的城—前仰韶時代環壕
      • 仰韶時代前期的環壕
  • 三 城池時代的開端
    • 大型環壕昭示社會複雜化
    • 城牆的萌芽
      • 垣與壕的孿生關係
    • 史上第一個城建高峰
    • 大型中心聚落的出現
    • 最早的版築城牆
  • 四 邦國時代的城池
    • 從圓形不規則,到方正規矩
    • 邦國城池之南方篇—水城
      • 良渚文化古城
      • 屈家嶺—石家河文化古城
    • 邦國城池之黃淮篇—土城
      • 陶寺文化古城
      • 豫中及左近諸文化古城
      • 大汶口—龍山文化古城
    • 邦國城池之北方篇—石城
      • 阿善—老虎山文化古城
      • 石峁文化古城
  • 五 城市、國家與文明
    • 語源同胎,一體三面
    • 從遺存尋城市,從城市尋國家
    • 城市產生及初步發展軌跡
  • 六 青銅王都的特質
    • 中原中心的出現
    • 王朝都邑的龐大化
    • 宮室是都邑的必備要素
  • 七 大都無城縱橫談
    • 何謂「大都無城」?
    • 「大都無城」為常態
    • 城市布局尚缺乏規劃
  • 八 大都無城的肇始
    • 與馮時教授不謀而合
    • 從圍垣到環壕
    • 無郭之都二里頭
  • 九 城郭大邦二百年
    • 二里崗文明的擴張
    • 主都唯鄭州
    • 輔都看偃師
    • 比較分高下
    • 南國重鎮盤龍城
  • 十 青銅王都大邑商
    • 洹水兩岸出大都
    • 方壕:回歸「無城」的先聲
    • 洹南大邑又無城
    • 商文明,一腳門裡一腳門外
  • 十一 西周三都的大格局
    • 赫赫宗周之周原
    • 赫赫宗周之豐鎬
    • 被冷落了的東都雒邑
  • 十二 東周列國的城建高峰
    • 「大都無城」的餘緒
      • 東周王城
      • 晉都新田
      • 楚都紀南城
      • 秦都雍城
    • 城建高峰面面觀
    • 宏觀:列國城邑分割槽
    • 微觀:城邑形態分析
    • 都邑格局的鉅變
      • 經濟職能與民居規劃
      • 從內城外郭到城郭並立
  • 十三 帝都不設防的霸氣
    • 秦都咸陽:有城還是無城
    • 漢長安:是城還是郭
    • 秦漢二都設計思想探源
    • 東漢洛陽:最後的無郭之都
  • 十四 秦漢都邑的變與不變
    • 帝都的突破
    • 宮廟制度之變
    • 三都的歷史位置
    • 帝國城邑面面觀
  • 十五 後大都無城時代的特質
    • 魏晉至隋唐時代城池
    • 宋元明清時代城池
    • 晚出的大中軸線
    • 馬背族群的城建貢獻
  • 十六 尾聲: 新大都無城時代 —破除阻礙的時代
  • 注釋
  • 後記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