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城郭中的歷史,考古學視角下的城池文明史:聚落環濠×邦國城池×大都無城……以中國古代城池的格局演變,重構文明體系的發展脈絡

作者
出版日期
2024/11/1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416065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二里頭都邑所展現的「大都無城」的文化自信、 春秋時期以軍事目的遍築防禦工事的建城高峰城郭之別、城址考古、宮室格局──「城」的中國史! 從小型環濠到都邑規模的演變,透視中國城池與文明演進的興衰變遷 ▎書籍概述本書透過中國古代城池發展的歷史脈絡,深入探討華夏文明的起源與歷程,從城池建設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中國歷史。全書分為十六個章節,從最早的無城時代講述到青銅王朝時代的巨大都邑,探討了中國古代城池的興起、發展及其與文明、國家之間的關係。不僅著眼於城池的考古學研究,還試圖透過城池這一載體揭示中國「大歷史」的演變軌跡,並展示出城池與城市背後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變遷。 ▎城池與城郭的概念辨析書中首先提出了對「城池」和「城郭」的思辨,挑戰了「無邑不城」這一傳統觀念。筆者強調,並非所有早期的城市都擁有城牆,甚至在文明初期的聚落,僅有環壕而無城牆的現象相當普遍。因此,本書試圖從考古學的視角,區分出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城池形態,並探索早期聚落從開放到圍閉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是城池建設技術的進步,還與社會複雜化及國家建構密切相關。 ▎都城興衰與文明發展本書的第三至第五部分聚焦於從小型聚落到大型都城的演化過程,並梳理了古代東亞地區最早的城池發展。透過對早期青銅文明、良渚文化等不同歷史時期城池的分析,筆者描繪出邦國時代的城池格局,以及城市功能與規劃的演進。城池不僅是國家統治的象徵,更是文明進步的標誌。書中還特別強調了不同地域的城池特色,如南方的水城、北方的石城,並詳細分析了這些城池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城市結構與國家制度的變遷本書最後幾章進一步探討了秦漢以後的都城變革,以及隨著王朝興替,城池規模與城市功能的轉變。在「大都無城」的背景下,帝國城市規模龐大但未設防禦城郭,展現出強大國家對安全與秩序的自信。從秦漢時期的長安到魏晉、隋唐、宋元明清時代的都城變化,書中展示了中國城市規劃的歷史軌跡,以及宮殿、宗廟、民居等設計理念的變遷。筆者強調,這些城池演變不僅是建築與城市規劃的問題,更反映了古代國家制度、文化與社會生活的深層次變化。 【本書特色】: 本書以城池的歷史發展為線索,從考古學視角重新審視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與演化。透過對城郭、環壕等不同城池形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城池與國家、文明之間的複雜關聯。不僅探討中國早期城池的興起和演進,還打破了「無邑不城」的傳統觀念,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與地域的城池特徵。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