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傳世和出土文獻向來是研究古代歷史的主要材料,
邢義田院士相信,圖像如同文字,
一樣能對今人吐露心聲。
《今塵集》採用2036張珍貴圖片,全彩印刷,
為您帶來全新視界!
《今塵集》所輯為邢義田院士2011年以後的最新論文,材料上試圖在過去不甚搭界的傳世、出土文獻和圖像材料之間建立橋梁;方法上試圖糅合上述三類材料,說服今天以研究傳世和出土文獻為主流的古史學界,也能用另一隻眼看圖像。
全著分為三卷:卷一是「古代文化的上下及中外流播」;卷二是「秦至晉代的簡牘文書」;卷三是「簡牘、畫像與傳世文獻互證」。三個主題收錄一起,方便讀者能有機會看到在其他固守傳統研究領域和方法的論文裡被忽略的問題和方面,為認識古代中國社會、思想和文化找到新的可能。
卷一「古代文化的上下及中外流播」,探討一個本屬社會上層統治精英擁有的文字能力和思想,如何流播到平民百姓的世界裡。內容有:
〈秦漢平民的讀寫能力:史料解讀篇之一〉
〈漢代邊塞隧長的文書能力與教育:對中國古代基層社會讀寫能力的反思〉
〈秦漢基層員吏的精神素養與教育:從居延牘 506.7(《吏》篇)說起〉
〈從《太平經》論生死看古代思想文化流動的方向〉
〈再論中原製造:歐亞草原古代金屬動物紋飾品的產銷與仿製〉
邢義田院士相信,圖像如同文字,
一樣能對今人吐露心聲。
《今塵集》採用2036張珍貴圖片,全彩印刷,
為您帶來全新視界!
《今塵集》所輯為邢義田院士2011年以後的最新論文,材料上試圖在過去不甚搭界的傳世、出土文獻和圖像材料之間建立橋梁;方法上試圖糅合上述三類材料,說服今天以研究傳世和出土文獻為主流的古史學界,也能用另一隻眼看圖像。
全著分為三卷:卷一是「古代文化的上下及中外流播」;卷二是「秦至晉代的簡牘文書」;卷三是「簡牘、畫像與傳世文獻互證」。三個主題收錄一起,方便讀者能有機會看到在其他固守傳統研究領域和方法的論文裡被忽略的問題和方面,為認識古代中國社會、思想和文化找到新的可能。
卷一「古代文化的上下及中外流播」,探討一個本屬社會上層統治精英擁有的文字能力和思想,如何流播到平民百姓的世界裡。內容有:
〈秦漢平民的讀寫能力:史料解讀篇之一〉
〈漢代邊塞隧長的文書能力與教育:對中國古代基層社會讀寫能力的反思〉
〈秦漢基層員吏的精神素養與教育:從居延牘 506.7(《吏》篇)說起〉
〈從《太平經》論生死看古代思想文化流動的方向〉
〈再論中原製造:歐亞草原古代金屬動物紋飾品的產銷與仿製〉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自序
- 卷一 古代文化的上下及中外流播
-
秦漢平民的讀寫能力:史料解讀篇之一
-
一、私人書信——以秦「黑夫」家書和漢「元致子方」帛書為例
-
二、墓室銘題——以河北望都一、二號漢墓壁磚題字及朱書買地券為例
-
三、地上刻石——以宋伯望刻石、侍廷里父老僤買田約束石券為例
-
四、暫時的小結
-
附錄、帛信材料價格
-
-
漢代邊塞隧長的文書能力與教育:對中國古代基層社會讀寫能力的反思
-
一、問題緣起
-
二、對隧長書寫及文書能力的反思
-
三、對「文書行政最末端」的反思
-
四 暫時的小結
-
-
秦漢基層吏員的精神素養與教育:從居延牘506.7(《吏》篇)說起(訂補稿)
-
一、居延牘 506.7 釋文
-
二、《吏》篇性質、內容與《說苑.臣術》相近
-
三、《為吏之道》主要是精神道德教材
-
四、精神教育的其他教材——《孝經》與王莽《戒子孫書》
-
五、漢邊出土的《論語》、《孝經》、《易》、《尚書》、《春秋》、《詩》、《禮》殘簡舉例
-
六、居延、敦煌出土的兵書殘簡
-
七、餘論:吏治的理想與現實存在差距
-
-
從《太平經》論生死看古代思想文化流動的方向
-
一、先秦與兩漢士人看生死
-
二、《太平經》裡的生死
-
三、《太平經》裡的死後審判
-
四、審判與善惡
-
五、小結
-
-
再論「中原製造」歐亞草原古代金屬動物紋飾品的產銷與仿製
-
一、流向草原的牌飾及佩飾
-
二、漢朝流行的「異域風」與仿製品
-
三、域外與域內的仿製
-
四、結論
-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