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活得那麼認真,為何還是傷痕累累?:用剛剛好的努力,停止倦怠循環,找回人生的平衡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1643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用盡全力奔跑的人生,
為什麼換來的不是幸福與成就,
而是疲憊不堪、看不見比賽終點的每一天?

為了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
不知從何時開始,你是不是放棄了真正想要的東西?
是不是以現實為由,做出了某種程度的讓步?

曾經你以為付出多少,就能獲得多少,
一路上努力讀書考試、求職賺錢,以為這就是幸福的支柱。
然而從中感受到的快樂很短暫,披覆在心上的無力感卻揮之不去,
漸漸地,你開始出現這些狀況與感覺:

⭓越來越抗拒職場,上班前必須先放空或運動才有勇氣走進辦公室
⭔就算休息好幾天也沒有充電的感覺,一開工能量立刻耗盡
⭓ 想到工作內容就感到負擔,尤其恐懼、排斥主管的任何吩咐
⭔對過去擅長的事物失去信心,甚至懷疑自己過往的成就
⭓ 常常面無表情地開啟一天,不太想開口與他人說話
⭔ 懷疑自己至今為止的人生選擇是否錯誤,內心無比悔恨

也許,你以為「普通」與「正常」的努力,都可能是讓「人生傷痕累累」的原因。

▎失去自我的倦怠人生,是因為你「無法放過自己」

究竟是什麼把我們的人生變得如此可怕?到底該怎麼生活才能找回自己?本書由一名歷經職場倦怠、恐慌症與憂鬱症的韓國上班族「事多人」親自寫下,她以血淚經驗告訴我們:會把生活拖垮的倦怠感,是一種過度努力的疾病,是無法讓自己放心休息、不斷強迫自己忍受一切,以及長期忽視身體「疼痛信號」的結果。

✎ 檢查一下,你是否容易把自己逼到絕境?

□ 無所事事的時候懷有強烈的罪惡感
□ 認為把事情做到最快最好,才對得起別人
□ 常常強迫自己滿足他人的期待,很怕讓對方失望
□ 忙起來的時候,習慣性憋尿或忍住頭痛、胃痛
□ 結果不如預期,總是歸因於自己不夠努力

▎如何感受到「活著的滋味」?做你覺得最沒用、卻最有趣的事!

如果你常常活在擔憂與焦慮中,被「我不應該活得隨心所欲」的罪惡感支配而失去生活的滋味⋯⋯本書想安慰苦苦掙扎的你,只要放下恐懼、接住來自內在與身體的訊號,每個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按照自己的天性活得像自己!

作者從她接受諮商的歷程與腦科學、心理學書籍的閱讀,梳理出擺脫與預防倦怠的方法,帶你學會「剛剛好的努力」,在生活、職場與人際關係上,找回人生的平衡。

.哪些身體信號是在求救
.「真正」的休息該怎麼做
.如何替情緒貼上名牌
.特別容易感到倦怠的是哪些人
.該怎麼防止熱情的過度使用
.四個問題感覺到「此刻的我」
.如何劃清人與人之間的界線
.訓練勇於做出選擇的能力
.壓力如何造就不安的大腦
.真正讓能量發揮的使用方式
.為何可放心去做「想做」的事
.活出真實自我的感覺是什麼

「把日子過得舒服,不必有愧疚、羞恥或不自在,而是要充滿自信與確信。」這是一本告訴你如何不再傷痕累累活下去的生存指南,更是協助你撥雲見日、找到人生出口的希望之書。

【國內外名人推薦】

小劉醫師|外科作家
少女老王|作家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李郁琳|臨床心理師
──重生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如果你累了,請停下腳步,靜靜地聆聽,那久違的內在聲音。自我覺察是什麼樣的想法把自己給困住了,而陷在倦怠的山谷裡無法自拔。我們想要掙脫,不想再苟延殘喘,耗損有限的生命。閱讀這本書讓我們遇見出口與希望。──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我們都很努力地生活著,本書作者也是活得特別認真的人。這本書描述了她認真生活卻迷失自己、感到空虛的心理歷程與成長故事。如果你此刻正在納悶自己為了什麼在認真生活,或是想知道自己曾為自己努力過哪些事,那麼這本書裡都有答案。──朴義柱(박의주,音譯)|韓國諮商心理師

【韓國網路書店滿分好評】

讀完這本書,我才了解自己為何會因為職場生活的負擔而感到鬱悶,甚至為此痛苦。只要是努力工作的上班族,至少都會經歷過一次「倦怠」,這點讓人非常容易有共鳴。這本書告訴了我,不是只有我經歷過這種低谷。──Yes24讀者書評

作者痛苦的經歷和逐漸恢復的過程,就像是為我開的處方,尤其是藉由腦科學解析倦怠和憂鬱原理的說明,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時我也了解到自己一直以來為什麼過得這麼疲憊的原因,看到了社會面具和自我毀滅性的想法是如何折磨自己的。──阿拉丁網站讀者書評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從真實倦怠的經歷出發,「同路人」的身分能給出最貼近個案狀況的觀察與同理,讀者從中可獲得最實際的協助與支撐。

◎本書提供的對策,都是根據作者親身的心理治療經驗,以及腦科學、心理學知識為基礎撰寫而成的。內容有憑有據且流暢好讀,提供讀者容易理解與實踐的方法。
  • 自序:獻給平凡的你
  • Chapter 1 我的倦怠故事:一切始於過度努力
    • 把自己燃燒殆盡的代價叫「倦怠」?
      • 過去努力生活也不曾倦怠
      • 倦怠,在該停下卻沒停下時到來
    • 某天,擺脫不掉的無力感找上門
      • 為什麼越休息越無力?
      • 像傳染病般蔓延的職場倦怠
      • 我的無力感從何時開始?
    • 放任倦怠不理,結局不會止於倦怠
      • 從未有過的焦慮感引發了恐慌症
      • 置之不理的倦怠,最終變成憂鬱症
      • 直到「反正」變成「試試看」為止
      • TIP 一秒理解倦怠、恐慌症、憂鬱症
      • TIP 就醫前的注意事項
    • 韓國是怎麼變成倦怠國度的?
      • 忍受辛苦,最終還是成為失敗者
      • 我之所以累,原因只出在自己嗎?
    • 特別容易倦怠的人
      • 熱情也有過度的問題嗎?
      • 追求完美假象的人們
      • 我的過度是什麼?
    • 讓我們更疲憊的虛偽自尊
      • 「好像不應該開心」的不安感
      • 抹掉自我的社會面具
      • 此刻需要的是回到自我的勇氣
    • 無視身心信號的人們
      • 對痛苦遲鈍變成了日常
      • 沒有平白無故的疼痛
  • Chapter 2 擺脫倦怠的對策一:傾聽身體的信號
    • 為什麼必須追隨「好累」的身體信號?
      • 日常中會經歷的身體信號
      • 停止「疼痛信號」的方法
    • 壓力使身體變成倦怠狀態
      • 壓力是身體對刺激的反應
      • 承受壓力時,大腦會發生什麼事?
      • 壓力造就的「焦慮大腦」
    • 為什麼倦怠會反覆發生?
      • 容易陷入倦怠循環的人格
      • 重複相同選擇的理由
      • 想改變情況,就得改變思維模式
    • 一如既往或改變想法
      • 為什麼人們對相同刺激有不同反應?
      • 馴服刺激能改變大腦模式
  • Chapter 3 擺脫倦怠的對策二:讓歪斜的身體恢復平衡
    • 身體需要「真正」的休息
      • 失眠的代價
      • 休息的本質是「自在」
      • 承認「我累了」的事實
    • 我們需要完美的晝與夜
      • 消耗所有的光,真正的黑夜才會到來
      • 讓生理時鐘進入完全的白天與黑夜
    • 吃得好,是對自己的義務與責任
      • 避免缺乏或過剩
      • 預防壓力和疲勞的養分
      • 遵守飲食均衡的常識
    • 自然的治癒力比任何藥物來得強大
      • 只是走在陽光下
      • 讓大自然補充你的缺失
  • Chapter 4 擺脫倦怠的對策三:處理模糊的內在情緒
    • 到底該拿這份情緒如何是好?
      • 壓抑的情緒最後會爆發
      • 必須清空被囚禁的情緒
    • 察覺內心的負面情緒
      • 情緒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
      • 認知情緒的兩種方法
      • 替情緒貼上標籤
    • 消除「可怕的人生」、「無用的人生」的想法
      • 讓人生變得可怕的錯誤信念
      • 四個問題,感覺到「此刻的我」
    • 重生為樂觀之人
      • 尋找「想做的事」,而不是「該做的事」
      • 從馬上能做的事開始實踐
  • Chapter 5 預防倦怠的對策一:放下虛假的自尊
    • 克服心理創傷才能成為真正的大人
      • 以心理創傷為契機的「自我保護」策略
      • 持續到成人階段的自我保護模式
      • 放下自我保護,成為真正的大人
    • 必須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
      • 「想被愛的」我vs「我愛的」我
      • 脫下面具,做出自信的選擇
      • 說「不」和自我安慰
    • 承認自己的失誤與痛苦
      • 區分「我的事」和「別人的事」
      • 不迴避現實,要正視它
      • 如果想避開倦怠的惡性循環
    • 敏感是天性,不是缺點
      • 討厭敏感的個性時
      • 沒有絕對負面的天性
      • 只有不適合我的環境
      • 天性是「天生個性」,不是「問題」
    • 真正的利他精神來自健康的自尊
      • 利他精神的基礎是自我尊重
      • 客觀看待自己的優缺點
      • 培養良善影響力的方法
    • 為了自己相信的重要價值而活
      • 公司不在意我們的成就
      • 解開問題的線索在自己
      • 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價值是什麼?
      • 打下名為「自我認同」的基石
    • 尋找「活得有滋味」的理由
      • 什麼時候感到「活著很有滋味」?
      • 不是放棄人生,而是轉變態度
  • Chapter 6 預防倦怠的對策二:抓住人生的平衡
    • 成為把時間效率最大化的超級任務者
      • 名為「時間效率」的壓迫感
      • 人的專注是有限的
      • 比起休息,「不專心」更有效的理由
      • 讓大腦效率最大化的「超級任務」原理
      • TIP 提升工作記憶容量的方法
    • 把能量集中在真正想要的事物上
      • 問題出在環境,不是能力
      • 活用天性是最佳策略
      • 在人際關係中也要考慮天性
    • 學會劃清界線,樹立心靈的保護牆
      • 隨時會越線的人
      • 擅長劃清人際關係界線的特點
      • 聰明對待越線者的方法
    • 把累的事委外,專注在開心的事情上
      • 需要沉浸在開心裡
      • 我對什麼事感興趣?
      • 拯救消失的興趣細胞
  • Chapter 7 改變人生的勇氣:我們都在經歷嘗試錯誤
    • 從谷底衝上來的力量
      • 擁有像球一樣能彈起來的心理韌性
      • 提高心理韌性的方法
    • 如果決定辭職,改變一下人生路徑也不錯
      • 我決定暫時告別職場
      • 你的心願清單是什麼?
      • 為了專注於夢想的自我催眠
  • 後記:以完整的自我活下去
  • 參考資料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