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提問力:啟動探究思考的關鍵

出版日期
2021/11/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05114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藍偉瑩老師繼暢銷作品《教學力》後又一力作
所有教學者、學習者及家長,無法忽視且需刻意練習的《提問力》

  「探究」與「素養」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關鍵字,
  父母與老師更要成為啟動孩子思考的提問者!
  善用提問,促進聆聽、對話與思考,發現與看見「關鍵理解」,
  透過提問,優化解決問題,激發創意潛能,建立互動關係,驅動更好的改變!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提醒:
  「傳統上既定的講課特徵,是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
  但這種提問常常以取得答案為滿足,而不是引起疑難,由師生共同討論。」

  超過25年教學資歷,長年投入客製化師資培育的偉瑩老師,累積了上百場教學工作坊的帶領能量,
  8年來更是踏遍全台縣市,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
  從培養教師優質教學力的初衷出發,這次更聚焦探究「提問」的本質:
  不僅從教育哲學的思維源頭,爬梳提問的內涵(WHY)、提問需求的情境(WHAT),
  更深入討論提問歷程的關鍵(HOW)以及提問實踐的場域(WHEN & WHO),
  是資深教育工作者與師資培育者,針對教育與教養現場的「提問力」深刻體悟之作——

  ★如何創造有益學習發生的課堂?
  ★如何激發師生共構的精彩對話?
  ★「發現」與「驗證」脈絡的提問,有何不同?
  ★孩子的提問過於發散,怎麼改善?
  ★4種NG提問陷阱,怎麼避免?
  ★如何透過7個問題,確認孩子是否已經掌握「關鍵理解」?  
  ★我們的提問用語是否足夠「中性」以促進孩子思考?
  ★如何透過提問,讓學生成為會思考且自律主動的人?
  ★身為教師社群領導者,如何促進對話與反思?
  ★ 如何透過聆聽與溝通,使團隊產生有意義的互動?
  ★如何促進親子間有愛無礙的溝通?家長如何提問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就從《提問力》這本書開始,跟著偉瑩老師,
  大人和孩子一起練習,把思考的天性轉為更好的思考習慣:
  →大人善用提問力,成為更好的引導促進者、課堂設計者,以及組織領導者。
  →孩子學習提問力,發展探索世界的另一雙眼睛,培養嚴謹的思考與判斷力。

  從「提問」的目的、脈絡、類型、方法與語言,幫助讀者掌握「提問」的關鍵,
  並將「提問」有效應用在親子教養、學校學習與領導共好三大領域中。

  因為,偉瑩老師深信:
  提問,可引導自己及他人「看見並反思」隱藏於現象背後的意義。
  能夠提問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探索者;
  能夠反思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社會參與者。

  誰適合閱讀《提問力》?
  1.適合教師閱讀:透過提問,重新思考課程設計,審慎決定課堂中的提問設計和次序安排,有效串連學生思考,激發師生共創的精采對話。
  2.適合學校決策與社群領導者:促進提問發展的關鍵理解,讓提問不流於發散,也不只是事實表層的理解,更能聚焦在深層的意義,促進組織溝通品質。
  3.適合家長閱讀:讓提問自然而然在親子生活中深耕發芽,培養孩子主動好奇、思考探究的習慣。

各界好評

  這本書結合了作者長時間的教學經驗及人生觀察,有心法也有策略,引領讀者進入問題的世界。讓我們了解,更美好的未來就從向世界提問、向社會提問、向自己提問開始。──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台灣教育最欠缺的就是「提問力」!我認為《提問力》這本書是後一○八課綱時代的及時雨!只要願意花時間好好參透這本好書的人,提問功力將會大增,引領孩子開始思考。──葉丙成(台大教授、無界塾創辦人)

  面對無常的未來與環境,比起找答案,更需要先問對問題。就像藍偉瑩老師這本新書所提醒我們的,不要那麼容易接受既存的現實,試著再多問一點。去問,就對了。──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試問下個世紀的孩子,面臨資源缺乏、高度競爭的成熟社會到底需要什麼能力?這本《提問力》給的不是答案,而是每個人都能為自己大腦編寫的一本操作手冊!──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 推薦序 提問讓人與眾不同 黃俊儒
  • 推薦序 台灣教育最欠缺的「提問力」! 葉丙成
  • 推薦序 你想清楚了嗎?你問對問題了嗎? 廖雲章
  • 推薦序 用提問為自己大腦編寫操作手冊 羅怡君
  • 自序 欣賞那個愛提問的孩子
  • 前言 想要好答案,先有好問題
  • WHY問「思」篇——為什麼提問?
    • 你常提問嗎?
    • 不提問,不思考?
    • 為什麼要對他人、世界與自己提問?
  • WHAT問「題」篇——什麼是提問?
    • 提問的情境有哪些?
    • 提問的脈絡有哪些?
    • 提問的方法有哪些?
  • HOW問「提」篇——如何提問?
    • 「關鍵理解」如何決定?
    • 「關鍵理解」如何探究?
    • 「關鍵理解」如何引導?
    • 「關鍵提問」如何提出?
    • 提問如何更精準?
  • WHEN&WHO問「用」篇——問對了嗎?
    • 親子教養如何用心問?
    • 學校學習如何精心問?
    • 領導共好如何真心問?
    • 開創未來如何學會問?
  • 結語 未來,從提出好問題開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