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首先探究近現代學者們的各種研究方法,析論各種方法的研究目的、對象、歷程、成效與操作方式;其中也包括古代哲學所不易言說之「悟」的直覺方法;從各種不同類型之方法,對比它們在意義解讀、理論重構的方式與規則,並釐清各種方法之異同,發展出「思想單位」研究方法,此方法可對應古代文獻作者及經典詮釋者動態的思想內容,也可以用靜態的架構予以分析,其兼具靜態的形式與動態的內容,各層次向其他層次開放與滲透,透過「思想單位」情境構作與情境處理的交互作用、思路統整,各思想單位相互聯繫所建構的系統,有助於呈現中國哲學本身的理論性,且可使中國哲學朝跨領域研究之方向開展,建立現代之中國哲學。
作者匯總自己三十多年來研究中國哲學方法論之作,在原典詮釋以及跨領域應用方面都具有實際的可操作性,可以為學界提供方法論上新的視角、新的啟發,並有效推動這個議題的活躍與深入。
作者匯總自己三十多年來研究中國哲學方法論之作,在原典詮釋以及跨領域應用方面都具有實際的可操作性,可以為學界提供方法論上新的視角、新的啟發,並有效推動這個議題的活躍與深入。
- 自序
-
第壹部分 研究方法總論
-
第一章 中國哲學方法論研究之回顧
-
一、哲思方法與研究方法
-
二、研究目的、對象與歷程
-
三、原典內容的確立與文意的理解
-
四、文意理解、詮釋後的理論性建構
-
五、哲學理論之比較與批判
-
六、創造性的哲學思考與工夫實踐
-
七、小結
-
-
第二章 中國哲學中的直覺方法
-
一、中國哲學人文精神的內涵與特徵
-
二、邏輯思辨的侷限
-
三、直覺的類型與方法
-
四、直覺方法在把握人文精神上的作用
-
五、小結
-
-
第三章 思想單位研究法
-
一、思想單位的構想
-
二、思想單位的結構與遞演關係
-
三、思想單位中之推理
-
四、思想單位研究法之應用與限制
-
五、小結
-
-
-
第貳部分 詮釋與參照
-
第四章 論合理性標準在詮釋過程中的作用與限制
-
一、合理性標準的定義與內涵
-
二、合理性標準中的證成合理性
-
三、合理性標準間的相互關係與限制
-
四、小結
-
-
第五章 論「概念」載遞哲學思想的作用與限制
-
一、概念的形成與分類
-
二、概念的層次
-
三、概念的作用與限制
-
四、概念與哲學理論的關係
-
五、建構中國哲學史概念體系的可能方法
-
六、小結
-
-
第六章 文本詮釋意義飽滿度與詮釋典範
-
一、何謂意義飽滿度
-
二、以思想單位檢視《論語.學而》第一章
-
三、意義豐欠的判斷標準
-
四、思想單位對比分析與詮釋典範
-
五、小結
-
-
第七章 以名家為參照的《莊子》解釋―論參照系的運用
-
一、參照系與解釋的關係
-
二、參照系運用的條件與限制
-
三、《莊子》與名家語詞的相似與問題意識的內在聯繫
-
四、《莊子》與名家理論立場的比較
-
五、小結
-
-
第八章 先秦儒家與法家實踐向度詮釋的方法與意義
-
一、實踐與意義世界
-
二、《論語》中基於教導的表述與詮釋
-
三、《韓非子》中基於說服的表述與詮釋
-
四、實踐向度詮釋的方法與意義
-
五、小結
-
-
-
第參部分 理論重構、比較與創造
-
第九章 傳統思想的現代重構與轉化―以墨、荀為例
-
一、理論重構的類型
-
二、順向重構
-
三、參照重構
-
四、擴展重構
-
五、小結
-
-
第十章 先秦儒、墨思維方法之比較
-
一、儒、墨「故」概念分析
-
二、儒、墨之「理」與「類」
-
三、墨家與孟子「類推」
-
四、「故」、「理」、「類」與思想單位
-
五、小結
-
-
第十一章 墨家「非攻」與《聖經》有關「戰爭」思想之比較
-
一、墨子「非攻」的思想單位
-
二、《聖經》中有關戰爭的思想單位
-
三、墨家「非攻」與《聖經》中「戰爭」思想之比較
-
四、小結
-
-
第十二章 創造性哲學思考方法
-
一、不同層次的詮釋背景與創造性詮釋的主客觀條件
-
二、「思想單位」之情境構作與創造性詮釋
-
三、「思想單位」之情境處理與創造性詮釋
-
四、小結
-
-
- 引用書目
- 索引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350/604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