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百家爭鳴的時代,誰會想?想什麼?怎麼想?
思想是無聲的語言,也是無形的文字;「推理」藉由這無聲、無形的思想,依循各種方法使人從已知的事物進行推敲而達到新的認知,進而改變人的意念與作為。
本書介紹先秦諸子的推理思想,從名、辭、說、辯的理路架構解析古人的思維方法。包括:墨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的名辯思想及縱橫家蘇秦的論辯技巧;並從名家公孫龍子、惠施及辯者的論述,掌握「意義單元」來比較儒家與墨家論辯思想的異同。透過情境構作、情境處理與情境融合的方式,將「意義單元」轉化為「思想單位」此一研究方法,運用於哲學諮商、哲學與管理學的跨域研究。經由古代思維方法的比較與整合,展示先秦各家的論辯與推理方法及其發展,以期應用於今日的學術研究與現代生活。
思想是無聲的語言,也是無形的文字;「推理」藉由這無聲、無形的思想,依循各種方法使人從已知的事物進行推敲而達到新的認知,進而改變人的意念與作為。
本書介紹先秦諸子的推理思想,從名、辭、說、辯的理路架構解析古人的思維方法。包括:墨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的名辯思想及縱橫家蘇秦的論辯技巧;並從名家公孫龍子、惠施及辯者的論述,掌握「意義單元」來比較儒家與墨家論辯思想的異同。透過情境構作、情境處理與情境融合的方式,將「意義單元」轉化為「思想單位」此一研究方法,運用於哲學諮商、哲學與管理學的跨域研究。經由古代思維方法的比較與整合,展示先秦各家的論辯與推理方法及其發展,以期應用於今日的學術研究與現代生活。
-
第壹部分 名辯與推理
-
第一章 《荀子》名辯思想
-
第二章 《墨子.小取》論「辭」的意義
-
第三章 論「同」與「推」—先秦推理思維的基本概念
-
第四章 《韓非子》的思維方法
-
-
第貳部分 論辯方法與比較
-
第五章 《戰國縱橫家書》之蘇秦思維方法
-
第六章 《墨子》與蘇秦論辯方法之比較
-
第七章 《墨子》與《孟子》論辯方法之比較
-
第八章 《孟子》與《荀子》論辯觀之比較
-
-
第參部分 名辯思想的轉化與應用
-
第九章 墨家思維方法與思想單位
-
第十章 從名辯觀點與思想單位看先秦儒墨的論辯
-
第十一章 墨家說服性推理與哲學諮商
-
第十二章 哲學與管理跨域研究的思維架構
-
- 參考文獻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