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收录了作者30余篇学术论文、随笔。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对海内外数位学者的学术访谈,涉及思想史、史学、哲学、美学、文化学、伦理学等领域,从不同的学科视域集中审视了百年来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发展路径和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重建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美学理论研究与文学评论,既有知识学层面的学理探究,也有现象层的文本分析;第三部分是文化学视域里的伦理学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及学术随笔,话题各异,人文关怀是共同的主题。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思想的面相(代自序)
- 目录
-
学术访谈
-
落日余晖仍从容 最美海上夕阳红
-
思想何以贫困?
-
文化转型与价值重建
-
兼容并包 新生转进
-
彰显地域特征 发掘区域个性
-
跨越太平洋的“宿缘”
-
思想史与哲学张力中的经典解释学
-
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
-
启蒙 解放 现代性
-
-
审美论说
-
缘起·中止·结局
-
审美教育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及作用
-
关于民族美学、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一点反思
-
论艺术的色彩语言
-
《新青年》:百年身影犹可忆
-
江山代有才人出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达利遇见但丁
-
关于流行歌曲与当代大学生
-
“以人为本”与文学
-
青藤,从山间伸向原野
-
心灵旷野中爱的升华
-
透视卑贱者的人格意识
-
现代人生的一出悲喜剧
-
灵魂的悲怆迁徙
-
“城市”的故事与城市里的“故事”
-
和孩子一起舞蹈
-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
-
文化平议
-
意在返本 功在开新
-
价值重建的历史之路
-
论“福星工程”的伦理学意义
-
城市与思想
-
潜江曹禺建筑群的空间意义
-
曹禺:一个文化符号的诞生
-
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由之路
-
9·11 世界杯 全球化
-
阅读与宁静
-
乡情漫说
-
编辑札记
-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3578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