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韓少功隨筆集

出版日期
201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867351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很多富裕起來的中國農民從鄉村進入城市的時候,我算是一個逆行者……」
  「我深深地相信:把我們從災難中拯救出來的偉大力量,與GDP所代表的經濟和技術進步沒有什麼關係,而是潛藏在幾千年歷史中永遠不會熄滅的良知和同情,是我們讀到一首詩或一篇小說時瞬間的感動。」
  本書是韓少功在台灣出版的首部隨筆集,書中所有篇章均由作者本人精心挑選並分類編排,足以展示三十年來作者思想與感悟的歷程。本書引介給台灣讀者的不只是一部隨筆集,而是一種新視野,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韓少功堅持隨筆創作,看重的是以隨筆的形式介入當下,使自己與現實世界保持更為緊密的聯繫、更為靈敏反應世局的變化。作者總是面對現實困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他首先是個知識份子,其次才是個文學家。
  在近百年來確立的小說詩歌正統面前,隨筆向來不受文學評論家重視,然而韓少功二十年來堅持寫作隨筆,其批判性格卻是與魯迅遙相呼應的。他的隨筆帶有沉重無奈的情調,這沉重來自當代歷史之重,無奈則是對現實的堅持抵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無奈感。但又不像學者先生們的一板正經,裡頭有種故意搗亂的壞脾氣─很像魯迅,老愛找碴,騷擾我們的常識,與習以為常的概念抬槓。他老愛懷疑,把常識的裂隙揭開,要讓讀者把所謂的現實和歷史看個清楚。
  • 自序
  • 第一輯—民族與世界
    • 世界
    • 國境的這邊與那邊
    • 克服民族主義
    • 餓他三天再說
    • 笛鳴香港
    • 你好,加藤
    • 草原長調
    • 歲末恒河
  • 第二輯—社會與歷史
    • 完美的假定
    • 進步的回退
    • 自我機會高估
    • 人情超級大國
    • 漫長的假期
    • 「文革」為何結束
    • 民主:抒情詩與施工圖
    • 我與《天涯》(摘選)
    • 張家與李家的故事
    • 重說道德
  • 第三輯—文學與文化
    • 文學的根
    • 夜行者夢語
    • 好「自我」而知其惡
    • 感覺跟著什麼走
    • 扁平時代的寫作
    • 公因數、臨時建築以及兔子
    • 現代漢語再認識
    • 遙遠的自然
    • 一個人本主義者的生態觀
    • 群體「尋根」的條件
    • 從循實求名開始
    • 心靈之門
  • 評論
    • 韓少功印象及延時的注解/蔣子丹
    • 後革命時代的詩意/南帆
  • 編輯後記—傻子的話/彭明偉
  • 附錄
    • 附錄一 韓少功作品集舉要
    • 附錄二 譯名對照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