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揭示中共如何通過一個像公司一樣迅速靈活地運作的組織,
來管理國家以追求全球擴張。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因素越來越大。中國的問題,不僅僅影響著中國。」
──中國著名學者秦暉
中共憑藉其絕對的權力、低度的人權關懷和其他國家的寬容,將中國變成了一家巨型企業。
生活和工作不是基本權利,而是黨所賦予的特權。國有企業是事業單位或子公司,民營企業是合資企業,外資企業則是黨的加盟商。
「中國公司」同時享有企業的靈活性和國家的豐富資源。與此同時,與中國私人公司競爭的外商,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是與強大的中國政府打交道。
《中國公司的崛起》將引起許多讀者的興趣:它將迫使商業學者重新思考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協助跨國商業從業者制定有效的戰略;幫助決策者對抗中國的擴張;並告知公眾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企業組織,以及民主國家如何有效地加以應對。
本書作者受到兩個觀察的啟發。首先是參與觀點(即經濟發展帶來自由化),中共一直在堅定不移地增強其在過去四十年伴隨中國生活水平的提升。二是中共與中國人民和企業日益融合。這兩個趨勢,使中共像一個大公司一樣管理整個國家。而且,這種新的組織形式,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將在國際事務和商業運作方面,對世界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公司的崛起》探討了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政治基礎,並提供了一個原始的解釋,說明為什麼這個體系在破壞自由全球經濟秩序的同時,也蘊含著毀滅的種子。李少民在分析一黨制制度如何塑造商業環境和企業決策方面令人欽佩的能力,為世界新經濟超級大國的優勢和劣勢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
──裴敏欣,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學教授
來管理國家以追求全球擴張。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因素越來越大。中國的問題,不僅僅影響著中國。」
──中國著名學者秦暉
中共憑藉其絕對的權力、低度的人權關懷和其他國家的寬容,將中國變成了一家巨型企業。
生活和工作不是基本權利,而是黨所賦予的特權。國有企業是事業單位或子公司,民營企業是合資企業,外資企業則是黨的加盟商。
「中國公司」同時享有企業的靈活性和國家的豐富資源。與此同時,與中國私人公司競爭的外商,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是與強大的中國政府打交道。
《中國公司的崛起》將引起許多讀者的興趣:它將迫使商業學者重新思考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協助跨國商業從業者制定有效的戰略;幫助決策者對抗中國的擴張;並告知公眾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企業組織,以及民主國家如何有效地加以應對。
本書作者受到兩個觀察的啟發。首先是參與觀點(即經濟發展帶來自由化),中共一直在堅定不移地增強其在過去四十年伴隨中國生活水平的提升。二是中共與中國人民和企業日益融合。這兩個趨勢,使中共像一個大公司一樣管理整個國家。而且,這種新的組織形式,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將在國際事務和商業運作方面,對世界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公司的崛起》探討了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政治基礎,並提供了一個原始的解釋,說明為什麼這個體系在破壞自由全球經濟秩序的同時,也蘊含著毀滅的種子。李少民在分析一黨制制度如何塑造商業環境和企業決策方面令人欽佩的能力,為世界新經濟超級大國的優勢和劣勢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
──裴敏欣,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學教授
- 推薦序 解讀中共公司化經營的暗黑政治/宋國誠
- 推薦序 中國共產黨的本質與終極目標/桑普
-
第一章 誰輸掉了中國?
-
1.1 與中國接觸
-
1.2 時代已經改變
-
1.3 「誰輸掉了中國?」
-
1.4 本書概念
-
-
第一部 低人權的優勢
-
第二章 中國競爭力與無法民主化的政治基礎
-
2.1 中國共產黨不是「政黨」,而是「秘密結社」
-
2.2 中國共產黨就是國家,就是中國,就是關於中國的種種一切
-
2.3 低人權的優勢
-
2.4 黨的高度優先:經濟發展
-
2.5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似乎不想要民主
-
2.6 總結
-
-
第三章 中國的法律系統不是法治
-
3.1 導論:中國缺乏法治
-
3.2 兩種對照的法律文化
-
3.3 經濟發展階段如何塑造監管環境
-
3.4 中國從關係為本監管轉型為法制為本監管的前景
-
3.5 總結
-
-
第四章 毛加鄧:一種具備高度侵略性和生產力的文化
-
4.1 雙校記
-
4.2 文化和生產力
-
4.3 中國崛起的完美風暴
-
4.4 提高生產力的關鍵文化因素
-
4.5 總結
-
4.6 附錄
-
-
-
第二部 中國舉國大公司的崛起
-
第五章 中國舉國大公司的崛起
-
5.1 中國共產黨持續強化控制
-
5.2 從比較觀點探討公司
-
5.3 在中國生活和經商
-
5.4 讓國家成為一間企業公司
-
5.5 為什麼其他國家應該在乎中共用經營大型企業公司的方式經營中國?
-
5.6 總結
-
-
第六章 中國的產業政策作為中國舉國大公司的企業策略
-
6.1 民族主義發展策略的歷史與知識起源
-
6.2 中國的產業政策作為大型企業的戰略
-
6.3 中國產業政策的普遍目標和方法
-
6.4 中國執行產業政策的例子
-
6.5 中國產業政策與日本產業政策的差異:歷史的比較
-
6.6 中國舉國大公司的全球戰略
-
6.7 總結
-
-
-
第三部 中國舉國大公司的阿基里斯腱與全球回應
-
第七章 中國共產黨的困境與解決之道
-
7.1 中國共產黨的國內難題
-
7.2 中國共產黨的國際戰略
-
7.3 系統化賄賂全世界
-
7.4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
-
7.5 發動大外宣
-
7.6 統一戰線工作部發揮作用
-
7.7 懲罰批判者
-
7.8 總結
-
-
第八章 開放社會與封閉政體
-
8.1 中國共產黨全球戰略的影響
-
8.2 民主國家的態度正在改變
-
8.3 中國與民主國家的比較:誰更需要誰?
-
8.4 總結
-
-
第九章 民主國家政府和企業公司的政策和戰略選項
-
9.1 中國共產黨的中國:一個嶄新的挑戰
-
9.2 民主國家的戰略考量
-
9.3 跨國企業公司的戰略考量
-
9.4 中國舉國大公司對於管理學者的挑戰
-
9.5 總結
-
-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